学习孔繁森事迹精神心得体会5篇
学习孔繁森事迹精神心得体会篇1
今天看了《孔繁森》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们对党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加彻底的领悟。
孔繁森不怕艰苦,牢记自己的使命,两次赴藏,为阿里的百姓们带了了温暖,并且做出了巨大地贡献。给孤寡老人治 病、送温暖。雪灾严重,孔繁森全身心投入救灾活动,差点牺牲。直至在赴新疆的考察途中,献出了生命。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孔繁森同志在工作中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不管身处何处,担任何职,他对自己的标准都没有降低过。对于每一项工作他都会讲求实干,不畏艰苦。作为新一代的我们,一直是在党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忘记这样的艰苦奋斗精神。中国仍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仍需要我们这一代投入更多的力量。唯有秉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持续的进一步的发展。因而我们要拥有的那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为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牢记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手中的权利看成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重大责任。
一个人的生命不可以永久的延续,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以鼓舞着历代的人民。作为一名努力向党靠拢的大学生,我被他的这种精神所震撼了,也领悟了许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就要孔繁森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学习,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学习孔繁森事迹精神心得体会篇2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孔繁森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6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忙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放下了舒适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西藏,把自我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西藏的建设中去。身为一名党员,他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根本性质。从孔繁森这一名党员干部的身上,折射出了党无私奉献的光辉。
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专门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可当他完成任务回到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父辈们的艰苦时代。一向是在党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能够忘记,能够舍弃这样的精神。国家的建设,党的建设需要我们,长大后我们应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孔繁森事迹精神心得体会篇3
孔繁森,不该被遗忘,他将一腔热血洒向高原,一生是清贫的,也是富有的;他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他几次爬到海拔近6000米的山顶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跑遍了98个乡,行程达8万多公里。1994年的今天,孔繁森不幸殉职,时年50岁。致敬!
有网友这样评论孔繁森: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偎依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熄的火啊,光明照后人!虽然评论不高,但是很贴切。对于孔繁森的了解,大家是否全都知道呢?小编今天也跟大家说说吧!
孔繁森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父母被震灾夺走了生命。他将这3个孤儿接到家里,担负起养育责任。各位读者朋友们,对孔繁森熟悉的都知道,他是藏族儿女的家人,也是与藏族友好的纽带。
相信各位粉丝读者在小时候就读到过他的课文,敬佩。现在再读他,除了敬佩,多了些感动,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两句话大家一定都熟悉,也希望大家每次听到这两句,就能想起他,孔繁森!
学习孔繁森事迹精神心得体会篇4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在海拔3500米处严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常年绽放着圣洁的雪莲花。曾经他挺立起民族的脊梁,扛起贫困西藏的建设重任,他就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
洁白无瑕的雪莲,映衬为民底色。“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1979年,他跨越万里关山来到雪域高原,自此终身践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他每次下乡一定会带上小药箱,工作之余给牧民们号脉、打针、开药;拉萨震灾后,收养了三位孤儿,生活拮据的他不愿让孩子们受苦,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换取营养费,全部用于改善三位孤儿的生活。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对人民纯净澄澈的爱,这种境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党员干部必须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心中常系群众,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亮出共产党人宗旨的底色。
扎根岩层的雪莲,深植实干厚土。“讲一万句空话,不如办一件实事。”他是个少说多做的干部。任拉萨副市长期间,他跑遍了全市所有公办学校,使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任阿里地委书记期间,阿里在经济上快速发展,全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7.5%,收入比上年增长6.7%。这种干在实处的工作精神,现在仍需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应当认识到“实”字当头、“干”字当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让共同富裕的目标早日实现。
香远益清的雪莲,远传信仰幽香。“咱是党的人。”这句质朴的话语却铿锵有力。他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两次服从组织任命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西藏。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为党的中高级干部,不舍得买香皂、无力交付子女学费,却对困难群众慷慨解囊,以自己的工资帮助群众渡过难关。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这般的两袖清风,正是对信仰无上的忠诚铸就而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要自觉补足精神上的“钙”,以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以崇高理想信念为支撑,勇克工作、生活上的难关,展现信仰的无穷力量。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副挽联是对孔繁森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赞扬他是“亲民爱民的公仆”。我们要认真学习孔繁森精神、感想孔繁森境界,赓续孔繁森同志的精神血脉,奋勇前行!
学习孔繁森事迹精神心得体会篇5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在西藏高原,在齐鲁大地,在全国各地,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城乡。这个名字就是孔繁森。孔繁森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两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藏族同胞呕心沥血谋福祉,一腔热血都倾注在阿里高原上。以自我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孔繁森同志的作风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孔繁森同志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我严格要求,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灵魂上的洗礼。
家在山东的孔繁森同志要去上任的地方是环境极为艰苦的阿里。那里海拔很高,地广人稀,艰苦的条件令许多人都望而生畏。但是孔繁森却没有退缩,他牢记自我的使命,两次赴藏,为阿里的百姓们带了了温暖,也对阿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到任后,发现阿里缺电,缺少一切舒适的东西,很多干部纷纷想调走。孔繁森以身作则,带着教委主任孟志华去看望山村小学的师生。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在兵站,他与战士们一齐唱《说句心里话》。每到一个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和群众一齐收割、打场、挖泥塘;在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
孔繁森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模范,是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在阿里期间,孔繁森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加快阿里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殚精竭虑,忘我工作。
学习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就要始终持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就要心理时刻装着群众,努力为群众谋利益;就要发奋学习科学文化和经济、法律、历史等专业知识,当好人民的公仆,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切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