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200字1 早听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因为同学中有许多同学都读过了,我一直想抽时间读。说来也巧,因为咳嗽,去医院输水,让老妈回家拿本书来看,她就拿了这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200字,菁选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200字1
早听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因为同学中有许多同学都读过了,我一直想抽时间读。说来也巧,因为咳嗽,去医院输水,让老妈回家拿本书来看,她就拿了这本。
闲话少说,翻开书!竟是一段对话,开篇就用对话的书,真是少见。
呵呵,汤姆好有趣啊,声东击西,开篇就把波莉姨妈耍了。几句话就把汤姆·索亚可爱的形象给勾勒了出来,可见马克·吐温写作功底非常深。同时,也将波莉姨妈对汤姆的爱,通过姨妈的心里独白描绘了出来。汤姆,天啊,他竟敢逃课去游泳!唉,要是现在还能这么自由……还是别想了。果然,汤姆在晚上被姨妈盘问,只可惜啊,姨妈竟没找到漏洞。但是尽管汤姆机关算尽,还是被堂弟锡姆指出钉领子的线变了色。呵呵,有趣,或许这才是汤姆,一个真正的男孩。
一个真正的男孩怎么能少了打架这一项呢?OK,汤姆和镇上新来的一个男孩干了一架,结果嘛,自然是KO。(呵呵,应该知道表胜利吧!)不愧是个勇敢的家伙!可是汤姆接下来就不是那么好过了,他竟追着那个男孩到了男孩的家。唉,这也有些过分了,被男孩母亲骂了一顿,回家后,更是坚定了姨妈惩罚他的想法。这个莽撞的家伙,还是得到了惩罚。但是既然是汤姆,又怎么会接受如此不公的条件呢?
他先是叫了杰姆来帮忙,可是被姨妈发现了……有什么办法呢?若是我,定就老实的刷了。果然是汤姆,他竟把小伙伴骗来帮忙刷,说刷墙是一种荣耀。My god,这家伙疯了。唉,果然是汤姆,自佩不如啊。他还说不要和本换,本也有些傻,竟要拿一个苹果和汤姆来换刷墙的机会。没办法,人就是这样,画个圈就往里跳。希望这种人少些吧,省的给骗子行骗的机会。
人总会累,本一会就累了,没想到,竟有前赴后继的一群人来帮忙刷,而且都是拿着他们的宝贝来换一次机会。一会,汤姆成了镇上孩子中的富翁,当然,墙就被刷了三遍石灰水。
对此,(墙被刷了三遍),姨妈非常兴奋夸得汤姆飘忽忽的。然后,当然是放汤姆去玩,那种小男孩在小时候一定会玩的小游戏,打仗。不会是真打,做样子而已,但还是很好玩的。这不是重点,在此之后,汤姆遇到一个女孩。她像天使一般美丽。(至少汤姆这样认为)这位天使就是本书的女一号蓓姬·撒切尔。一个可爱的女孩,不然汤姆为何会喜欢她呢?
先不多说,接着看这个可爱的汤姆能闹出什么新花样。
Oh,那时的美国竟还有这样的规矩,无语……背两千首《圣经》上的诗,就可以换一本做工并不太精细的《圣经》。天,托马斯(汤姆是托马斯的昵称)竟敢用刷墙的所得——一堆破烂,和他们的主人交换背诗后的凭证——红、黄、蓝票,然后用这些票出风头。没想到啊,少了一算,竟有人来考验。唉,连作者也不想再描写下面的惨况了……
十点半左右,小教堂开始聚起了人,接着是牧师的演讲,当然汤姆不会闲着。他玩起了小虫,弄得连牧师都想笑了。礼拜结束,大家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可见汤姆有多么不老实了。
怎么说呢?这个家伙,这五章留给我的是笑声,是惊叹,是羡慕,是可怜。这个家伙,果然是具有一切不朽男孩的品质。怎么说吧,喜欢,他的聪明。马克·吐温真的不愧为文豪!嘻嘻……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200字2
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所选取的只是汤姆成长过程的一个片段,在不到一年时间的这个片段中,有许多内容并没有交代清楚,只是反复强调汤姆不仅喜欢而且将来想做的是马戏团里的小丑、拥有宝藏的海盗、具备侠客精神的强盗,以及没有任何规矩的野人。
首先是汤姆个人一些基本情况的缺失。书中没有介绍汤姆父母的任何情况,只是说是母亲去世,姨妈收养了他。书中还说,主日学校的校长十分严厉,教鞭和戒尺难得有闲着的时候——————至少对年纪较小的学生是如此,只有年纪最大的男生或18岁、20岁的大姑娘才能逃脱鞭打那个年代。一般看来,15—16岁的男孩子都要出门工作了,所以估计汤姆的年龄在8至15岁之间,12—13岁较为合理。
汤姆似乎比周围的孩子懂得多,除了一些传统宗教、《圣经》方面的知识,英国历史中的一些人物也多少了解一些,还知道国王和总统。内心特别崇拜英国的绿林英雄罗宾汉,对他还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演绎。对隐士有自己的见解、死猫咒语、铜绿有毒、一些印第安人的习俗、西班牙海盗等等。
与男孩子们打架,汤姆很少输过,说明他个头不低,力气不小;他总是在不同的形势状况下,想出新的游戏,不仅转移兴趣、调节气氛、缓和情绪,还能说服大家接受,说明汤姆有一定的知识、阅历积累;小说中从未说明他是个爱读书的孩子,简直就是厌学,那么他的那些知识储备从何而来呢?玩各类游戏时,他是主日学校游戏“武装部队”里的头头,充当指挥一职,组织战斗,清点俘虏,打扫战场都是他愿意做并且非常胜任的事情,也说明他有一定的威信和领导力了;汤姆时常是游戏的中心、出格话题的中心,男孩羡慕、女孩倾慕的对象。最能展示他的魅力和领导力的是“粉刷篱笆、与哈克在墓地的经历、海盗三人帮杰克逊岛的冒险、与哈克鬼屋的探宝和与贝琪在卡迪夫山洞历险”,这些看起来都是小孩子之类的活动都显示出汤姆的杰出的判断能力和领导才华。他总有办法说服别人,鼓励别人,使别人信服,遇到困难时想出主意,并身体力行地去解决问题,在山洞受困的几天,完全就是一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汤姆鬼主意多,不服管教,随时惹事,几乎天天挨打,但全书自始至终都告诉读者汤姆特别的善良。对姨妈的爱和尊重,对野孩子哈克的承诺,对被指控为杀害鲁滨逊医生的嫌疑犯穆夫波特的内疚,对被困在山洞里的贝琪的鼓励、关怀和爱护,无不显示其善良的天性和自我崇高的道德感。
至于发生在19世纪50、60年代美国南方封闭小镇的日常,与汤姆快乐、不羁的天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知道汤姆和他的伙伴们肯定会在那些庄重的场合下“出点幺蛾子”的。
围绕着汤姆周围的人和事的描述以及汤姆内心的挣扎,作者马克吐温用幽默诙谐的描述,使汤姆的形象非常丰满,汤姆挨打,我们也能感受到痛,他的那些恶作剧,也让我们哭笑不得,这一切都使汤姆受到几乎所有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
《汤姆索亚历险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密西西比河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书中哈克贝里费恩是镇子里一个酒鬼的儿子,是村子里人见人嫌的野孩子,但是不受约束的他在随后的时间里发展出了另一段的传奇,记录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200字3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在第二章中,汤姆充分的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让他省了不少功夫,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东西他,作为劳酬。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那天晚上,两人一起目睹了一起凶杀案,为了主持正义,不畏强权的汤姆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解救了波特。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乔、汤姆、哈克一行三人决定追求冒险的经历。逃到荒岛上以后,人们都以为他们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可他们却回来参加自己的葬礼,让他们的亲人破涕为笑。而为了寻找财宝,两人又跟踪印第安乔来到了山洞找到了财宝,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艰苦,回想起来你也会很开心。谁没有在小时候做过一件半件的傻事?当你越长大,你就会越觉得这些傻事有趣。
人总是会长大的,除了个儿长高了,身子强壮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长。你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过人是要越变越好才是。千万不能像历险记里的那个心狠手辣的坏蛋卓伊一样,他坏事做尽,人见人憎。但最后他还是恶有恶报,得到了一个活活饿死在山洞里的下场。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而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就可以走向成功。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生活里告诉我们的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以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
我觉得汤姆天真活泼,自由自在,但总有缺点,就是他太让别人操心了,特别是他的姨妈,为了他,经常担惊受怕,可汤姆却不明白,对一个妇女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要听话,这也是汤姆唯一不好的地方。不过我还是比较欣赏他对外面一切事武好奇心和想像力,而且大胆尝试,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向往未来,这不能不让人赞叹。
我说童年就像一罐蜂蜜,越吃越甜。我说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时隔越久,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时隔越长,就越令人回味无穷。所以,童年时间十分宝贵。但只要我们生活过的充实、有意义,就一定不会虚度光阴。
汤姆!汤姆`索亚!这个马克`吐温先生笔下的小机灵鬼,向我们展示了孩子原汁原味的天真烂漫。这种童真也许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找,能让我们找到的,也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儿时的甜蜜回忆。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年即使是艰苦的甚至是多灾多难的,你也可以从苦涩的岁月中回忆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件半件的傻事。谁没在童年里做过傻事呢?回想起来你也会很开心的。
看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这本书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的时候或许能让你一笑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