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6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6篇)

2024-08-22 14:0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城市建设迁安,背倚燕山,襟连滦水,三里河环带而过,黄台湖秀美城中,扼冀东之咽喉,揽渤海之风光。迁安,地处京津唐秦承城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因铁而起,依钢而兴,连续多年领跑河北县域经济。迁安,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被列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单位……听迁安水韵悠扬

  看节水步履铿锵—河北省迁安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纪实■曹宇为了响应河北省委提出建设“北方水城、美丽迁安”的荣获河北省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2020年10月底,顺利通要求,迁安市矢志不渝加快转型发展,通过十年理水兴城,过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节水型城市构筑了“沿河布局、跨河发展”的城市框架,搭建了“以水现场考核验收,日前,迁安被正式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聚产、以水促转”的优质平台,更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由“钢成为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城”向“水城”的深刻转变。迁安,处于燕山南麓,滦河岸边,全年降水量711.9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3.6亿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是京理水兴城,节水先行津冀地区典型的缺水城市。水是迁安的宝贵资源,节水更是破解城市水问题的根本迁安市委、市政府直面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举措。迁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现实问题,思深谋全、行稳致远,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略,依托滦河综合治理工程作,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战略部署,积极做好新时代和海绵城市创建成果,提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工作目标,节水工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于2018年正式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并在2019年8月迁安成立专门的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系统开展城市节水工作,为统筹推动节水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创建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迁安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分解任务、细化职责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健全推进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主管领导经常性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了城市节水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以水促转,补齐短板以“水城”谋划城市转型,以“节水”倒逼产业升级。龙形公园迁安市努力查找薄弱环节、强化节水机制,真正把节水优3先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迁安市致力创新节水体制机制,先后出台《迁安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迁安市市区供水用水管理办法》《迁安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迁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夯实了制度基础。完善节水统计制度。按照国家节水统计要求,结合迁安市用水特点,健全完善了城市节水统计制度,科学配置、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各计划用水单位按照要求分类填报节水数据,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节水指标体系,高标准开展城市节水统计工作。科学编制节水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了《迁安市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2018-2030年)》

  《迁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30年)》等相关规划,为节水工作深入开展指明方向。以水聚产,刚性约束围绕“以水聚产”,迁安市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化用水管理,实现精细用水。一是严格规范用水计划和定额使用管理,将计划用水作为节水管理工作的核心,公共供水的非居民计划用水率已达到90%以上。计划用水户全部建立用水情况电子档案,年初核定下达年度计划用水指标,逐月报表分析,年终汇总考核,并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进行分类统计,跟踪用水轨迹,掌握用水单位用水动态变化,确保年度计划指标落实。二是严格实施节水“三同时”,出台《迁安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迁安市城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推动全市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节水设施同步到位。强化水源保护,减少资源浪费。一是加强水源保护。迁安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地下水,通过实施水源地保护综合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抽检复检,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水质督查106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保持100%,近5年市区各类建设项目和服务业均未新增取用地下水。二是关停自备水源。迁安市严格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范围的通知》要求,制定下发了《迁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把关停自备井作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内容,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95眼自备井已全部关停,配套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三是加快管网升级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契机,不断加强老旧供水管网的改造更新,市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4.5%。城市建设黄台上公园开源节流,两手发力依托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迁安市深入挖掘海绵设施节水潜力,实现雨水资源科学收集与利用,构建了开源节流比翼齐飞新格局。2015年,迁安市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也是唯一县级海绵城市试点,迁安市委市政府立足长远,以节水推动水资源长效利用,将海绵城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融合推进。一是通过提高雨水补充存蓄利用效率,拓宽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和景观补水的来源渠道,所有项目的雨水回用设施每年可收集雨水约2.2万立方米,每年雨水利用总量约0.72万立方米。同时将海绵化指标纳入规划条件,城市规划区内新建项目实现海绵理念全覆盖。二是提高中水回收利用。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类Ⅳ类,鼓励引导用水单位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利用量和回用效率。三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效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完善工业废水和冷凝水的再生回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87%。充分利用水权水价水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迁安市充分运用价格杠杆,不断完善水价体系。实施居民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通过大力宣传,让广大老百姓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节水的浓厚氛围。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2.03%、10.1%、12.42%。与此同时,强化资金保障,注重节奖超罚。出台了《迁安市城市节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节水经费全部纳入当年财政预算,由财政全额保障,助力全市节水创建不断跃上新台阶。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创建,不仅为迁安增添一张响亮名片,更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站在新起点,迁安市将继续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绿色崛起,奋力谱写“北方水城、美丽迁安”新篇章。2021-739

篇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节约用水活动总结

  按照《关于做好“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的通知》要求,马王镇卫生院及时组织开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主体活动,结合卫生院用水实际情况,努力搭建节约用水平台,营造节约用水宣传氛围,不断提高职工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人。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为切实抓好今年的节水周宣传活动,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做到各负其责,负责到人,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加大培训。组织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把节水的基础打牢,节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节水工作的基础在于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为此,卫生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职工的节水教育,组织职工进行节约用水培训。

  三、营造氛围,积极改造。积极探索,拓宽思路,营造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节水周活动的氛围,卫生院提出节约用水的有效办法,同时,对卫生院现有厕所进行改造,努力提高卫生院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水平。

  四、加强管理和检修力度。卫生院对医院内用水管道、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要求专人定期巡查,发现异常,迅速反应,及时抢修。同时,要求职工洗手不得哗哗四溅、人离水房不得有滴水声,推进节水工作创新发展。

  今后卫生院将认真总结以往节水工作的经验,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工作进程,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扎实做好各项节水工作,抓出成效。

篇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水利部关于高起点推进雄安新区节约用水工作的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水利部

  【公布日期】2021.12.04?

  【文

  号】水节约〔2021〕369号

  【施行日期】2021.12.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水利部关于高起点推进雄安新区节约用水工作的指导意见

  水节约〔2021〕369号

  河北省水利厅: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起点推进雄安新区节约用水工作,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力保障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现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用水总量管理,严格生活服务业、工业、农业等领域用水强度指标约束,建立规范严格的节水制度,大力推进节水重点工作,把节约用水贯穿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为雄安新区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水而定、统筹谋划。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统筹谋划起步区、外围组团、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节水任务措施,形成节水整体效果。

  标准先进、科学合理。定位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综合考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远景目标和节水技术工艺发展潜力,建立科学合理、示范引领的节水指标体系,打造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样板。

  严格管控、刚性约束。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加强涉水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强用水全过程管理,全面形成集约节约用水方式。

  两手发力、科技引领。完善财税金融激励机制,增强市场主体节约用水内生动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节水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发展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严格控制,节水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节水激励机制取得突破,各项节水设施同步建设,节约用水整体布局基本成型,建成区按照节约用水指标体系要求推进各项节水工作。

  到2035年,现代化节水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精细化节水管理能力充分体现,各项节水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4.5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5亿立方米(不含白洋淀生态用水),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建成全国节水样板。

  二、全面落实节水管理制度

  (四)严格落实节约用水指标。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

  和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先进节水技术和理念,近中远期相结合,统筹节水设施布局。严格节约用水指标管理,落实雄安新区节约用水指标体系(附后)。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将指标分解到城区、街道(乡镇、园区)等行政单元,合理配置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补水。

  (五)全面开展节水评价。严格负面清单管理和产业准入管制,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与取用水相关的建设项目,要全面开展节水评价。严格审查标准,对高耗水项目、未达到用水定额先进值标准的项目,节水评价不予通过。加强节水评价后续监管,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竣工整个建设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

  (六)深入实施节水“三同时”。要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明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制订节水措施方案的要求,以及节水设施建设标准和实施程序。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推动将节水“三同时”纳入建设项目验收内容,加强对节水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七)全面落实计划用水管理。对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单位,以及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业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节水目标和用水定额等因素,严格核定用水计划,督促指导超计划用水单位加强用水管理,实施节水改造。

  (八)建立水平衡测试制度。对年实际用水总量超过年计划用水总量10%以上的用水单位,及时组织开展水平衡测试。对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生活服务业用水单位,每5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测试结果应用,加强节水精细化管理。

  (九)建立公众节水调查制度。针对公众节水意识和节水型社会满意度情况,提出调查评价体系,每年度开展网络调查、问卷调查,以问题为导向,以公众满意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节水工作。力争实现具备节水意识的公众占比达到85%以

  上,公众节水型社会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三、创新节水激励约束机制

  (十)推动实施差别水价。统筹考虑用户承受能力和激发节水内生动力等,针对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以及农村生活用水等不同用途,科学制定水价标准。全面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确定各阶梯(分档)水量,适度拉大价格级差。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制定农业水价,逐步实现水价不低于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按照优质优价原则供需双方自主协商确定。

  (十一)发展节水服务市场。落实节水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节水领域提供担保、信贷等绿色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创新节水激励机制。鼓励建立专业化节水服务企业,培育发展第三方节水服务机构,打通节水服务产业链,建立规范的节水服务市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专业技术力量,在工业、公共机构、公共建筑、高耗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利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开展节水设施建设等,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健康有序发展。对社会资本投资的节水项目,应依法依规实行同类项目的优惠扶持政策。

  (十二)健全节水技术转化推广机制。充分发挥雄安新区科研创新优势,激励开展节水技术研发、转化和推广,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

  四、大力开展节水基础建设

  (十三)全面开展节水载体建设。制定实施雄安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新建政府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居民小区等重点用水单位,要对照相应节水标准开展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推动节水载体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对节水载体的日常监管和动态管理。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

  上的工业和生活服务业用水单位,力争全面建成节水载体。

  (十四)强化计量监控设施建设。雄安新区要建立用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用水单位实现在线监控。用水单位应按不同水源、不同用途实施用水计量,一级用水计量率达到100%。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生活服务业用水单位,要对次级用水单位、主要用水设备(系统)用水分别计量,二级用水计量率达到95%以上。推动年用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单位建立智慧节水系统,加强用水监控和管理。

  (十五)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建设循环再生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率≥99%。统筹考虑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的便捷性、经济性,建设适度分散的设施,同步铺设再生水管网。在特色小镇、村庄推广生态化的污水处理技术。新建雨水系统全部实行雨水、污水分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园区和公共建筑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筑施工、城市生态景观、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工业生产和冷却用水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十六)加强中央空调节水。中央空调冷却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领域。用水单位在选用中央空调时,要综合衡量水耗、能耗等指标,进行风冷模式和水冷模式中央空调的比对分析。具备制冷负荷变化频繁、单元制冷面积小特征,且建筑总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高度在50米以下的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风冷模式中央空调。加强水冷模式中央空调节水管理,循环水浓缩倍率应达到5倍以上。

  五、实施城镇节水降损

  (十七)加强管网漏损管控。建设集约高效的供水系统,划分城镇供水分区,提高供水效率。建立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系统,推广运用漏损传感器和物联网设施,提高管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管控,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5%以内。

  (十八)推广普及节水器具。将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器具纳入推荐使用和集中

  采购目录,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使用节水器具。向居民推广普及节水器具,探索建立家庭安装高效节水器具补贴制度。加强水效标识监督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

  (十九)实施绿化景观节水。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园林绿化应优先选用耐旱型植被,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和技术。减少种植高耗水草坪,不得过度打造人工绿化景观,严禁脱离实际建设人工湖、人造水景观。

  (二十)加强高耗水服务业监管。加强对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业的监管力度,从严控制用水计划。高耗水服务业应当采用国家规定的低耗水、循环用水等节水技术、设备和设施。

  六、实施工业节水减排

  (二十一)落实企业节水措施。强化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95%以上。工业循环冷却系统原则上采用空冷工艺。对重点用水企业定期开展用水审计、水效对标,对未达到用水定额先进值标准要求的,限期开展节水改造。

  (二十二)建设废水近零排放园区。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完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打造污水资源化技术、工程与服务、管理、政策等协同发力的示范样板,推动建设废水近零排放园区。

  (二十三)强化内部用水管理。指导推动园区和企业加强内部用水管理,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推动园区和年用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设立水务经理,接受节水管理培训,实现节水管理专业化。

  七、实施农业节水增效

  (二十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加强农业节水,积极发展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措施,综合采用工程、农机、农艺以及生物技术、管理等措施,提高灌溉用水效率,高效节水灌溉比例达到95%以上。

  (二十五)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推广低耗水耐旱农作物新品种及旱作农业配套技术,建立作物生育阶段与天然降水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种植制度。

  (二十六)实施用水全计量全收费。加强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实现农村生活用水一户一表计量管理。农业灌溉用水要安装计量设施,用水计量率要达到100%。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全面推行按量收费,禁止实行包费制,水费实收率达到100%。

  八、保障措施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河北省水利厅要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将节水主要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导雄安新区管委会建立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和节水目标责任制,推动雄安新区落实节水指标体系要求,加强节水制度创新,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海河水利委员会要按照管理权限,对各项节水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做好跟踪指导。

  (二十八)严格节水监督检查。建立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对用水计划执行情况、用水定额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加强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对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和重点领域、行业、产品用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逐一销号。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按规定将用水单位违规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二十九)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强国情水情教育以及节水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积极开展节水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将节水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活动,向全民普及节水知识,鼓励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爱水、惜水、节水行动,形成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水利部

  2021年12月4日

  雄安新区节约用水指标体系

篇四: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10.21?

  【文

  号】

  【施行日期】2021.10.21?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2021年10月21日)

  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住房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仍存在整体性缺乏、系统性不足、宜居性不高、包容性不够等问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尚未根本扭转。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城镇和乡村建设。坚持效率与均衡并重,促进城乡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坚持公平与包容相融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共同创造美好环境。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

  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二、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

  (一)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建立健全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城市群和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住房建设,与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相适应。协同建设区域生态网络和绿道体系,衔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改善

  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建立功能完善、衔接紧密、保障有力的城市群综合立体交通等现代化设施网络体系。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协调管控机制,以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合理确定城市人口、用水、用地规模,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落实规划环评要求和防噪声距离。大力推进城市节水,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加强婴幼儿照护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社区足球场地等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建设体育公园,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设施,推动发展城市新业态、新功能。建立健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标准规范和工作体系。推动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

  (三)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探索县域乡村发展路径。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建设满足乡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新型农房,完善水、电、气、厕配套附属设施,加强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保护塑造乡村风貌,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严格落实有关规定,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传统民居、不砍老树、不盖高楼。统筹布局县城、中心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设施联动发展。提高镇村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农

  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清洁流域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以“公司+农户”等模式对接市场,培育乡村文化、旅游、休闲、民宿、健康养老、传统手工艺等新业态,强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

  (一)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推动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

  (二)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档制度,普查现有基础设施,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以及体系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协同、安全水平。加强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城市街区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车船用加气加注站、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停车及无障碍基础设施,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加强交通噪声管控,落实城市交通设计、规划、建设和运行噪声技术要求。加强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推进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持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善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加快连接港区管网建设,做好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及集中供热替代等,加快农村电网、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建设改造。

  (三)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保护标准和政策法规,严格落实责任,依法问责处罚。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做好测绘、建档、挂牌工作。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加大保护力度,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做到按级施保、应保尽保。完善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等制度机制,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更新改造、合理利用。建立保护项目维护修缮机制,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绿色营造方式。

  (四)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严格施工扬尘管控,采取综合降噪措施管控施工噪声。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进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师负责制。加快推进工程造价改革。改革建筑劳动用工制度,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五)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广节能低碳节水用品,推动太阳能、再生水等应用,鼓励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

  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和绿道,全面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改造提升重点城市步行街。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优化交通出行结构,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

  四、创新工作方法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编制相关规划,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机制,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创新城乡建设管控和引导机制,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建筑品质,塑造时代特色风貌。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动态管控建设进程,确保一张蓝图实施不走样、不变形。

  (二)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强化对相关规划实施情况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础设施效率、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等的评估。制定城市体检评估标准,将绿色发展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城市政府作为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主体,要定期开展体检评估,制定年度建设和整治行动计划,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体检评估结果。加强对相关规划实施的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充分发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研究,系统布局一批支撑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研发项目,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集成创新力度。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库和公开制度,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融通创新、利益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

  际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标准。

  (四)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政策法规,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推动建筑信息模型深化应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化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及运营模式变革。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防灾的智慧化管理,推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全程网上办理,推进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互联互通。搭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管理,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五)推动美好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合力,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下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源,按照有关规定探索适宜城乡社区治理的项目招投标、奖励等机制,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为抓手和载体,构建社区生活圈,广泛发动组织群众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五、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各方面各环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建立省负总责、市县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意见确定本地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县作为工作责任主体,要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抓好组织落实。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统筹协调,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工业和

  信息化、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完善有关支持政策,推动落实重点任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健全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修订城乡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法律法规,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能力水平。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由群众评判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成效。加快管理、技术和机制创新,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动力变革。

  (四)加强培训宣传。中央组织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增加相关培训课程,编辑出版系列教材,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尊重城乡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重视和回应群众诉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吸收借鉴先进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普及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

篇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节水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为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深入实施节水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O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实际,坚持市场化运作、科技创新引领,加快节水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以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工程装备、服务管理等为抓手,推动节水产业健康发展、集聚发展。创新节水政策、制度、技术、机制,加快建立节约集约型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推进。优化用水结构,多措并举,在各领域全面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以节水减排、节水防污为重点,减少污水排放量,改善水环境。

  坚持技术引领。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与工

  艺,加快成果转化。大力培育节水产业,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节水监管的科技水平。

  坚持两手发力。落实节水法规和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节约与配置中的作用和政府的组织与调控作用,激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

  坚持久久为功。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凝聚合力,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提升节水意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坚持刚性约束。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强化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和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坚持提升效率。紧扣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主题,想用水户所想、帮用水户所需、解用水户所难,在节水领域着力打造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用水户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

  三、发展目标

  持续保持节水型城市建设的优势,瞄准节水产业科技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以节水研发设计为引领,大力发展污水高效循环利用设备、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农业节水灌溉设备、智慧生活节水器具等领域的制造产业,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孵化一批核心技术,构建一条从研发设计、运营全覆盖的节水产业链条;促进节水制度不断健全并得到落实,节水改造不断深化,节水技术推广得到普及,各行业自觉节水局面初步形成。

  到2025年,形成多元化的节水应用场景,节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总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社会节水水平进一步提升,稳步保持领先地位。

  到2035年,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细分子产业链,在节水材料、智慧节水装备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节水产业总规模实现翻番,社会节水水平显著提升,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四、重点任务

  (一)构建节水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按照节水产业现状,并结合节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制定总体战略和阶段性目标,明确重点产业领域确定产业布局,针对工业废水处理研发和设备制造、农业节水产业发展等非常规水利用的研发和设备制造、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制造、生活节水器具产业发展、节水管理和运营及节水产业统计规范研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体系

  1.构建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体系。集聚优势企业,瞄准前沿技术,构建从节水技术及设备研发、节水材料及设备制造到后期服务及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体系。围绕循环水回收利用技术、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智能用水管理技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等领域进一步集聚科研院所和设计团队,做大做强节水技术及设备研发设计产业。探索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节水管理、智慧运维管理等节水服务产业,引导机构为节水产业提供支持。

  2.着重做好产业链强链延链。抓住打造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

  领跑者的机遇,继续推动工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用水效率,重点选择有产业基础的功能区,增加一批工业配套水处理装备企业,集聚上下游企业,持续提升工业废水处理装备供给能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产业。依托龙头企业的发展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产业联合体,提升产业聚集度,增强竞争优势;扩大中端装备制造规模,做强后端服务链条,以技术输出和运营服务为核心,将水务服务产品化,打造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技术服务品牌,实现企业抱团;完善水处理后端应用的配套,加大非常规水在生态用水、市政用水方面的推广应用。构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装备产业。

  3.着重做好产业链补链。以发展智慧节水灌溉、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管理为目标,壮大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运营服务产业链条,积极对接智能管理服务领军企业,吸引节水先进地区的企业在城落户和技术成果在城转化。培育技术服务集群,针对节水领域未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围绕农业节水灌溉和水处理领域的运行服务环节,聚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探索智能、数字享生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服务于节水产业的智能、高端智能、应用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成果,为延伸产业链后端的管理运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节水产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4.培育节水生产管理集群。紧抓节水服务发展机遇,以节水模式为引领,推行资源置换和水权,先期在高校等用水量大的机构推广应用场景,加快形成领先的节水服务产业。积极对接节水器具创新型企业,做实做强生活节水器具制造业,提高节水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分质供水业态集群。紧抓城市直饮水产业发展机遇,支持水务企业在城市直饮水技术领域的研发升级,建立企业运营、用户自愿、强化监管、确保质量的发展支撑机制,推广分质供水模式,先期以新建住宅、公共建筑、旅游重点区域为重点,推行城市直饮水项目。

  (三)打造节水技术和产业孵化体系

  1.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节水技术与工艺创新,加大节水产品和技术研发。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建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工业节水关键技术和产品、智能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深入研究给水与污水处理、城市水体治理、工业废水处理、智慧节水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水处理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工程化应用转化、信息服务与技术攻关,提升节水技术水平。加强对科技研发机构及科研院所落户、专项支持。

  2.推动节水科技攻关。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节水重大课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节水技术与工艺创新,加强大数据、智能、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管理及产品的深入融合。优先支持用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精准计量、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研发。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通力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装备研发,集中开展海关键装备研发制造攻关,深化关键技术及装备成套技术、低能耗高值化化学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提升新研发核心竞争力,培育技术创新高地。

  (四)打造实施应用体系

  1.完善空间保障。按照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原则,大力培育、吸引、集聚一批节水技术领先的先进研发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专业化管理和服务企业;依托优势产业基础,打造材料制造、水资源循环利用设备和材料制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等产业集聚区,集聚关键装备制造、关键部件与药剂生产环节,培育龙头企业,形成污水及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装备产业集群。借助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聚集现状,吸引集聚一批领先的节水产品、设施及装备制造企业,打造农业领域的节水用水和管水全链条集聚区。

  2.构建节水产业集群。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各领域重点科研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上下游配套企业、节水场景应用企业、金融机构等,围绕产业体系,构建聚焦全领域节水产业集群和各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形成覆盖全产业链条的节水产业集群格局,打造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和完善区域节水应用模式,制定节水产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为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节水需求提供节水方案,扩大节水企业的影响力。

  3.开放应用场景。利用的优势资源,搭建节水技术应用场景,从城市到乡村,从产业园区到商业楼宇,从居民住宅到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分阶段全面普及节水技术,为社会进入节水产业领域提供市场空间。继续在农田基础设施、农业设施种植等方面推广适用节水技术,打造农业节水灌溉典型;鼓励节水企业针对农业生产需求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实现扩需求、降成本、增效益;在具备条件、有意向的领域推动城市直饮水项目,助力饮用水水质升级改造,提高居民生

  活品质。加快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围绕重点行业积极培育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等标杆企业,继续推广高耗水行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冷却节水、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节水等技术,提升工业用水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动节水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节水产业发展工作;制定节水行动方案细则并落实,及时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确保节水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本投入。通过多种渠道,用好市场机制,扩大节水产业资金来源。发挥节水产业作用,支持节水技术的研发、企业孵化等,通过吸引更多社会进入节水产业,激发经济活力。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扶持,加大对节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三)强化创新激励。持续完善创新激励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专业管理团队,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提高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节水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节水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四)形成发展合力。调动和运用多方面积极因素,借鉴先进经验,发挥区、部门、基层组织以及团体作用,形成技术保障、群体动员,高水平、立体化、全方位合力发展节水产业的生动局面O

篇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关于国家江河战略和国家水网建设的决策部署,统筹解决我城工程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原则,坚持“五水统筹”,实施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建立可持续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为强城富民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2023—2025年,实施水利项目1000个以上,规划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已成水库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河流实现水文监测全覆盖,水库总库容新增5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提高2.5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不低于93%,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5%以上,水价动态调

  整机制初步建立,城乡防洪能力稳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实施防洪减灾安全工程。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进一步论证城市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完成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实施内涝改造。提升薄弱环节防洪能力,推进洪沟治理,建立病险水库常态化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机制,实现水库应鉴尽鉴、应治尽治。落实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部门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开展水文现代化建设,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升级,优化监测设施布局,实现防洪薄弱区自动监测,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推进水利防灾物资中心建设。2023-2025年,实施防洪减灾工程项目10个以上。

  (二)加快实施骨干水网保障工程。推进骨干水网及农村水网建设,以的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水库及山坪塘等调蓄工程为节点形成水网,对县域范围内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积极融入市级一体化水资源配置规划,开展片区引调水工程前期研究。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竣工验收5座小型水库;加快推进水库灌区节水改造,论证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2023-2025年,实施骨干水网工程项目10个以上。

  (三)加快实施城乡供水提升工程。提升城市供水能力,实施水厂扩容改造工程,日供水规模达到10万方;提升农村供水质量,实

  施中心集镇及非移民安置区乡镇集镇水厂提质改造工程10处,对20处村级供水工程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到人”,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及问题清零,开展管水员技能培训,确保工程“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专业化管理”,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强化供水工程水质监测,不断提升供水水质达标率。2023-2025年,实施城乡供水提升工程项目10个以上。

  (四)加快实施水美乡村示范工程。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一批幸福河湖,打造一批水利风景区。推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施3个产业转型升级市级示范项目和3个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加强生态治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2023-2025年,实施水生态治理项目10个以上。

  (五)加快实施智慧水利赋能工程。加快构建智慧畅通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监控体系布局,加强协同管理水平,提升河流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水源地、水厂的自动化监测计量,有效提升农村饮水的管理水平。

  (六)加快实施水利服务支撑工程。加强水利科普载体建设,积极推进维修改造等水文化工程建设;建设“河长制”主题公园,打造“河长制”宣传新阵地,唱响水文化新乐章;系统梳理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全面总结人民兴水利、除水害的经验与教训,编撰出版《水利志》,为后世提供借鉴;依托生态优势,升级改造水土保持

  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打造示范项目和建设成效的一张名片。2023-2025年,实施水利科技文化及效能提升项目10个。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建设投入保障。积极争取投资,明确支出责任,保持各级合理投入强度。统筹预算金和地方资金,提高政府专项用于水利建设的比例。对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按资金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市级资金支持。按照“应收尽收、足额征收”的原则,加大水利规费征收力度。整合使用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按规定倾斜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二)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在人、财、物上对纳入三年行动重点任务的项目予以优先保障。加强三年行动重点项目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衔接。统筹保障水利建设用地用林指标供给,加大规划许可等方面支持力度,允许依法依规先行报批。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的水利项目用地,以及纳入市级重大项目清单的单独选址水利项目用地,按规定使用国家指标予以保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三)加快水权水价改革。贯彻落实好国家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有关规定,统筹考虑供水成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和节水要求,科学合理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有效发挥水价经济杠杆作用。建立跨区域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资源费合理分配制度,鼓励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建立互助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农业水

  价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业水价形成、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工程建设管护、用水管理机制协同落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水权交易市场,引导区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开展水权交易。

  (四)强化建设运行管理。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保障前期工作经费,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强化建设管理,严把水利工程质量关,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全市各级政府要规范项目法人组建,强化对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落实水利工程属地属事分级管理责任,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人员、经费及保障措施,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各区县政府要将非经营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及管理经费纳入预算,市级给予适当补助。

  (五)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要会同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组织做好本方案的总体推进,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各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定期研究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由进行约谈;对约谈后整改仍不到位的单位,由及时报告;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区县或项目,在安排市级及以上资金时予以倾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