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临潭县新城镇大项目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甘肃省临潭县新城镇
新城镇,古称洪和城、洮州城,自秦、汉以来就是古洮州政治、经
经、文化、军事的中心,地处临潭县中部,距县城35公里,土地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是一座高原古城,城区占地一万一千亩,汉、回、藏等多民族繁衍生息,共同发展。全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25320人,新城境内群山环绕,有“朵山玉笋”、“玉兔临凡”、“西湖晚照”、“紫螃烟云”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明卫城、鸣鹤城、隍庙、雷祖庙、李家坟等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有传统端午节迎神赛会等大型民俗活动;有粗狂豪放、婉转悦耳的“洮州花儿”。是一块古老神奇的热土,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新城镇以农业为主,并兼有牧、副业.新城镇的名胜古迹主要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洪武十二年所筑的洮州卫城、新城苏维埃政府旧址、李家坟遗址、鸣鹤城遗址、西街村城背后海眼。2006年8月被列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
临潭县新城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临潭县新城北街,为临潭县迄今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原为北宋吐蕃唃厮啰首领“鬼章王”官邸,元代为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云南大理时驻跸之所,俗称“鞑王金銮殿”。明清时为城隍庙。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山门立于4米高的红沙岩石叠垒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檐角起翘,斗拱重叠,花枋精致,山门连接戏台,结构繁
复,内前院为2层听戏场,后为大殿,亦为重檐歇山顶,花窗隔扇门,面阔5大间,整体造型典雅庄重。大殿两侧及背后有廊房、后宫等附属建筑物,配合紧凑,布局合理。
1936年8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等率领下进驻新城。19日,在新城隍庙成立临潭县苏维埃政府,常云亭为县长,赵明轩为主席。黄火青代表红军总部任命李中方为中国抗日救国军甘肃第一路军司令员之后,又在城隍庙内召开了由朱德、张国焘主持的“洮州会议”,讨论了中央关于“命令四方面军停止西渡”的指示,会议决定放弃西渡计划。9月29日,由朱德在隍庙戏台上作了整军报告,写下了"抗日反蒋星夜渡,为国跋涉到临潭"的诗句。并下达了北进的命令。红军于9月30日撤离临潭。其后的1943年3月,它又成为肋巴佛等领导的甘南农牧民起义军在新城征战中的指挥所。抗日战争中,临潭人民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曾设忠烈祠于此。自此,新城隍庙作为工农革命民主政权的象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临潭人走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临潭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并于1991年隆重举行了挂匾仪式,甘肃省委副书记卢克俭题写了“苏维埃旧址”的匾额,并组织了县文物保护委员会进行保护和修葺。1996年1月中共甘南州委命名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存有题词、碑石等一批文物。1993年3月29日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月被州委、州政府列为第一批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县级国防教育基地。
"
新
城
旧
事
——初访新城镇
瓜棚斋主
临潭城隍庙——苏维埃旧址
对新城镇有兴趣,是在新城镇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之后。具体地说是因为“新”字引起我要追寻的兴趣,因为无论如何,我也把一座“新城”与“历史文化名镇”联系不起来。在我看来,历史、文化,多与“旧、老、古、朽”之类相联系,与“新”是不搭界的。于是,我对新城镇的历史先进行了一番考究。
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曾到临潭考察,他是这样记述的:“临潭为旧时洮州,有新旧二城,旧城在新城西北六十里,临潭县治设新城。因城内有潭水,终年不涸,故名临潭。”
也许是沧海桑田了,我到来的时侯,新城已经不“临潭”了,只有一条小溪从城边流过。我问了一位约60多岁的当地老乡,那旧城呢?那位老乡说:就是现在的临潭县政府所在地。
又有资料云:新城镇即洮州城,是历代多次建置过郡、州、县政权的历史名城,洮州城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卫城。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
481年),修建者是吐谷浑11世王符连。最早,人们将这座城称之为“洪和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惭愧,这么一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新城,却被我视而不见。不过,我到底也没搞明白,这么一座古老的城镇为什么要叫新城呢?那位老乡笑笑说:就是个地名嘛。
置身新城镇,才知道这座“小城故事多”。
我们从有城墙遗迹的西面入城,城门早已不见踪影,但蜿蜒的城墙首先给人以震撼。城中的一切,被这沧桑的城墙包围着,令人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进城一探究竟的感觉。入城,迎接我们的第一座古建筑却是临潭县第一中学,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很多地方的县第一中学都在县城,而临潭一中却在远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新城镇。
一般而言,一座县城的第一中学,是这个地方的最高学府。一睹临潭一中风韵,成了我的第一个渴求。校院两进门,临街正门六柱三孔,铁锈色墙面彰显出这座学府的历史,入门,又是一排双面琉璃瓦顶厦房,进二道门才是校园。
这里,几组简单的数据还是要记录在案的:临潭一中创建于194年,占地面4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具体的数字加上“师恩如山”等牌匾,已经给远道而来的游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崇敬的心情。
从学校出来,再往东去三百多米,便置身于新城古镇。十字街道,两边建筑古色古香,有如置身江南小镇的感觉。熙熙攘攘的游人加上保存完整的南城门古建筑,使人不难想象当年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
在西部、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村落集镇,闭塞是给外地人们的第一概念。我因职业缘故,常常会在西部的一些小镇逗留,习以为常,便不会有更多的感想,而新城镇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却使我出乎意料地激动。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首先朝圣新城隍庙,这是一座明代古建筑。
隍庙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我站在隍庙前,并没急于进庙内参观,而是举目远眺,新城镇一收眼底:新城在四山环绕之中,旧城廓形貌依旧,东北高而西南低,小河自西向东绕城而过,遥想当年,这小河流过的地方,大概就是那泓传说中的潭了吧。
隍庙建于山坡之上,四合大院,典型的复瓦彩绘歇山式木质中式建筑。看布局,正北为大殿,大殿花窗隔扇门,面阔五间,整体造型淳朴浑厚,典雅庄重;东西分建侧殿并廊房;山门楼台牵联着戏台,结构独特。整座建筑高阶深廊,飞檐斗拱,布局方正,气势雄浑。这隍庙还有两种称呼:一曰鞑王金銮殿、一曰新城苏维埃旧址,从这不同的称谓中,就知道这是一座有故事的隍庙。山门楼台一幅楹联为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画了一幅经典到位的速写:
元祖南下平滇驻跸斯处口碑犹传金銮殿,红军北上抗日集会于洮青史当垂苏维埃。
这上联说的是,公元1253年8月份,元忽必烈率大军平滇伐大理国到达洮州。《甘肃古迹名胜辞典》关于新城隍庙,有“忽必烈征云南时,设牙帐于次”、“元代曾在此设元帅府”等语。后来忽必烈当了元朝的皇帝,人们将此隍庙称为金銮殿也在情情理之中。
下联则说的是,1936的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在朱德、张国焘、徐向前率领下长征到达临潭,总部就设在“金銮殿”。红军
在这里建立了甘南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揭开了临潭人民革命的新篇章。红二四方面军于同年9月27日在这里召开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俗称“洮州会议”。最后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的方针,保证了与中央红军的会师及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胜利。
1943年3月,它又成为肋巴佛等领导的甘南农牧民起义军在新城的指挥所。抗日战争中,这里又设抗日阵亡将士忠烈祠。可见,这隍庙里不但有人们顶礼膜拜的城隍爷,还有为民族大统做出贡献的忽必烈,更有为中国人民谋取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足迹。可见,这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隍庙。
解放初期,临潭县政府就设在新城,后来迁到旧城。新政权为什么要迁到“旧城”呢?另一位老乡对我说,旧城临着洮河,新城潭子早干了,县城那么多人没水怎么行!权且算作答案吧。
隍庙之后,我漫步街道,感悟着这里曾经的辉煌。我从城门穿过,有如穿过历史的隧道,似乎看到当年穿着各色民族服饰的汉、藏、回、羌等南来北往的客商熙熙攘攘。小镇建筑颇有江淮风格,据介绍,和朱元璋有关。因战略需要,朱元璋命李文忠率军留守,军士们来自江淮一带。留守将士在当地开荒种田,战时为兵,平时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后陆续将屯军家属迁来定居,成为这里的永久居民,留下江淮风格的民居民风也在情理之中。藏、汉、回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元的新城镇历史文化。
这新城镇还真有看头,境内群山环绕,城北有大石山,也叫朵山、、凤凰山等,城西南有烟墩山;东南是紫螃山俗称雷祖山,建有雷祖庙;南面是红桦山。这些山也不平凡,有“朵山玉笋”、“玉兔临凡”、“西湖晚照”、“紫螃烟云”等美丽的自然风光,我看那都是地质万年变迁所致,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又不能不令人称奇。人文景观则除了隍庙以外,还有明卫城、鸣鹤城、雷祖庙、李家坟等,每一座城每一处人文景观都是一本书,新城镇文化底蕴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看新城追寻历史,最值得一睹的是一年一度新城端午节迎神赛神会。一位热心的老乡告诉我,迎神赛神会都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赛神
会要举行三天,以隍庙为中心。第一天叫“跑佛爷”,在县长或商会首脑主持下,举行“降香”仪式后,各自抬起神轿竞跑,以最先跑到隍庙大殿入座为胜;第二天叫“踩街”。热心的老乡说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后来我理解了,概括一句话就是游神,商户店铺在神轿经过时鸣炮焚香供奉,祈求生意兴隆全家平安;第三天叫“上山”,上朵山祭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城另一个看点应该数赛歌会了,这歌就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是和端午节迎神赛神会同时进行的。“花儿”在汉、回、东乡、保安、撒拉、裕固、藏族等民族群众中盛行,也有人将花儿称为情歌,其实细考,花儿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唱词中除了“情”字外,还包涵了丰富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流行于临潭、新城一带的花儿又称洮州花儿,其特点高亢、奔放、热辣,山野味浓郁。在隍庙迎神赛神会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歌手不分昼夜赛唱“花儿”,使新城镇的迎神赛神会别具热闹场面。
新城镇的山水有北方的厚重、南方的典雅,新城镇里的故事太多了……
临潭新城镇的建筑——有江淮建筑余韵
新城镇南门遗址
临潭一中
新城古镇一角
临潭新城远眺
篇二:临潭县新城镇大项目
杨静,钟亚军甘宁地区“龙”故事的母题研究甘宁地区“龙”故事的母题研究杨静,钟亚军宁夏银川750100;(永宁县永宁中学,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院唐代传奇小说叶柳毅传书曳以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尧泾河龙王和龙女为母题袁讲述书生与龙女的爱情故事袁并至今还影响着甘宁地区民间故事的创作与传承遥文章是以流传在甘宁地区数十个野龙冶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袁试图分析尧总结以甘肃与宁夏交界为中心的野龙故事圈冶所呈现出的流传的地域性尧集体的共享性尧传承的连续性三个基本特征遥关键词院母题曰地域性曰传承性曰延续性中图分类号:I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0)0猿-0045-06发源于六盘山地区的泾河被誉为唐传奇小说泾河与龙《柳毅传》的发祥地,围绕泾河与龙王、女、山川地貌与龙王、龙女所演化出来的民间传说、故事传承至今,形成了以甘肃与宁夏交界为中心的“龙故事圈”。该故事圈呈现出流传的地域性、集体的共享性、传承的连续性三个基本特征。一、流传的地域性甘、宁两省紧密相接,一条泾河塑造了两个省同时也为区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以及地域文化,“龙”故事提供了两个省区的民众口头上创造出了深厚的“土壤”和创作动力。因此,甘宁地区“龙”故事的地域性包括地理环境、民俗文化渊源和文化融合等因素。(一)地理环境因素甘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流经宁夏的泾源县、至高肃的平凉市和泾川县、陕西的彬县和泾阳县,全长45公里。陵县东汇入渭河,六盘山又名陇山。历史上的“陇地”是以六盘山为中心向外延伸的,隆德、泾包括泾河、渭河流域的宁夏南部的西吉、庄浪、华源、原州、海原、彭阳,甘肃南部的静宁、秦安、张川、清水、渭亭、平凉、泾川、崇信、灵台、陇县、源、会宁(东部)、镇原、宁县和陕西的长武、。六盘山的东南有千阳等县的地方,也称为“关陇”一山一河连一老龙潭,是泾水源头之一。可以说,人贯起甘宁两省区,甘宁地区不仅地理地貌相同,文环境更是一脉相承。(二)民俗文化因素甘宁地区的民俗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尤其是流传在两地民众口头上的“龙”近些年两故事都有许多重叠、重复的类型与母题。基金项目院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野宁夏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冶渊项目编号院18NXCZW02冤阶段性成果遥作者简介院杨静渊1992原冤袁女袁汉族袁山东肥城人袁文学硕士袁宁夏银川永宁中学教师遥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遥钟亚军渊1962原冤袁女袁满族袁吉林四平人袁硕士袁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遥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尧民俗学遥045民·族·文·化2020年第猿期总第圆怨愿期地围绕着“朝那湫”所在地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宁夏固原、彭阳,还有甘肃的庄浪、泾川都自称是“朝那湫”所在地。但是“朝那湫”究竟位于何处,至今还是没有定论。“朝那”,据《史记·封禅书》:“湫润,祠朝那。”《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朝那湫祠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据薛方昱考证,原州平高县就是今固原地区彭阳县城。他认为,“朝那”一词是古羌语的音译,意思是龙。今天在静宁、庄浪、华亭、泾川等县的朝那池、朝那湫、朝那山、朝那沟、朝那庙,其意就是现代汉语的龙池、龙山、龙沟、龙庙。而且“,龙,最早是上古羌族崇拜的图腾。作为羌族一支的周人,入主中原建立周朝后,龙便成了华夏民族的象征”[1]。甘宁两地的“朝那”之争,也说明了这一地域的“龙”信仰已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当地民众口头上还流传着“湫水“”湫泉”的故事。如流传在宁夏隆德县陈靳乡的《湫泉的传说》,以及甘肃临潭县新城镇端午节龙赛会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皆说明了这一点。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是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各民族群众为了适应自然,并意图控制自然,实现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产物。民俗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社会、人文诸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由此,推动甘宁两地的“龙”故事母题沿着变化、发展和创新的轨迹前行。总之,甘宁地区“龙”故事圈的形成,不仅与甘宁地域上的相邻有关,更与它们有着相同的民俗文化基础,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彼此认同,互相交流有关。没有这些基础,也不会在这两个地域产生出如此众多的“龙”故事。二、集体创作与共享甘宁地区“龙”故事的流传与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因素相关,且就“龙”故事本体而言,其母题046的类同化、重叠化是这一地域“龙”故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甘宁地区流传的“龙”故事口头文本数量非常多,其中,“斩龙型”故事在这一地域比较有影响,且流传的故事文本也比较多。斩龙型传说是以龙作恶招致斩杀为母题。这一类故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人物斩杀龙王;二类是神仙或凡人斩杀恶龙。因这类故事多与地方风物和习俗有关,也可以称为风物习俗类斩龙故事。(一)历史人物斩杀恶龙型故事里最著名的要数“魏征梦斩泾河龙”这一类故事的核心母题———魏征斩杀泾河龙王,且在故事中凸显”泾河”与“泾河龙王”这一地域性的标志。这与传统农耕社会既将河流视为赖以生存的“命脉”,也视为灾难的“祸根”。于是民众在口头上塑造了掌管雨水“龙”的形象,赋予一定的职能,并希望通过掌控龙的行为来掌控自然,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魏征斩泾河龙王”的故事其实还暗含着另一个母题———“祈雨”。“祈雨”是魏征斩龙型故事的起始性母题,它是为“龙王私改玉帝敕令”“魏征斩泾河龙王”做铺垫的。魏征斩泾河龙王的故事表面是说魏征向龙王“告知”下雨的时间,其实这是人类祈雨时向龙王祝祷的内容。其次比如凡人张木匠、孤儿伏龙、火姑娘等。与“魏征梦斩泾河龙王”故事不同,这类故事多是将斩龙与地方性的山川地貌以及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试图解释本地域地理风貌形成的原因。这一类故事中比较独特的斩龙者可能是女性,如《黑桃潭沟的传说》与《羊牧隆城的传说》故事中塑造的女性身上具有更多的男性力量,甚至还超越了男性。所以民众塑造她们的目的,并非出自单纯地赞美女性,而更多地是将女性置于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上,并赋予她们男性的阳刚力量。简而言之,无论是“魏征梦斩泾河龙”型故事,还是神或凡人斩龙故事,都有一个相同的核心母题———“斩龙”。“斩龙”是甘宁地区民众共同创造、演绎出来的故事母题。三、“龙”故事母题传承的延续性唐朝时,陇西人李朝威(约766—820)创作了柳毅传》,至今这一故事在甘宁地区流传。白化文在《龙女报恩故事的来龙去脉———〈柳毅传〉与〈朱蛇传〉比较观》一文中提出,《柳毅传》与出自印度的佛教经典《经律异相》卷四十三的“商人驱牛以赎龙女得金奉亲”颇有渊源。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商人见到龙女被人缚住,他用自己的牛换取了龙女的自由。龙女为了报恩送给商人龙金使其奉养父母。佛教龙女报恩故事“影响了后来中国类型龙女故事的构思,是指脱离了一般报恩类型故事只强调施恩者的窠臼,而形成了另一类型”。他还认为,进入宋代的《朱蛇传》已全然没有了《柳毅传》的光彩,而流于“市井化”,“龙女由受恩对象变成为他人报恩的工具,这就背离了‘龙女报恩’故事天竺原典的模式。”所以说,“如果说《柳毅传》是点石成金,《朱蛇传》则又点金成铁矣”[2]。此外,刘守华从杨静,钟亚军甘宁地区“龙”故事的母题研究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对“龙女”故事的研究也是极有影响的。他提出,龙女故事是我国最常见的故事,根据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的分类,这类故事有555型“感恩的龙公子和龙女”、592型“乐人与龙王”和592AI型“煮海宝”三种类型。而且,“这些至今还活在人们心目中的龙女故事,又在长期的口头与书面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已经完全世俗化、中国化了”[3]。笔者同意白化文与刘守华的观点,同时还认为,唐小说《柳毅传》在甘宁地区的传承得益于当地的泾河与老龙潭。这两个地域性符号被当地人反复强化,也由此激发和影响了当地民众对这一故事的想象与发挥,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与《柳毅传》主题相似的“龙女报恩”型故事。相对于唐人李朝威的《柳毅传》,流传在甘宁地区民间社会的“龙女”故事基本延续了《柳毅传》报恩”的主题思想。小说中“龙女牧羊”“龙王救出龙女”“龙女与柳毅结婚”这些母题或多或少都能在“龙女”故事中寻找到相应的母题。而“龙女”故事中的“牧羊”“蛇斗”“花或其他物“”难题”的母题表面上看是游离了《柳毅传》,但实际上这些母题基本上还是《柳毅传》母题的变异性母题。“牧羊”母题在甘宁地区流传的“龙女报恩”故事中是说明故事主人公身份的,同时也说明“蛇斗”发生的场域是在野外。因为“蛇斗”母题所暗示民·族·文·化2020年第猿期总第圆怨愿期题是表明主人公的身份的,而《柳毅传》中“牧羊女”不是说明龙女身份的,而是用来掩饰“龙女”身份的。龙女以掩饰的身份与人类偶遇说明异类婚配绝非世间的常态,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在唐宋小说里,乃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都将这一偶遇与落第的书生或将要应试的书生联系在一起。而在民间社会,它又会与孤儿或饱受继母虐待的孤苦男子联系在一起。所以,无论是乡村社会,还是与之相对应的都市社会,人们都期许能够获得上天的“垂怜”,《柳毅传》与流传在甘宁地区的“龙女故事”都将这样的机会送给了这些“失意之人”和“孤苦之人”。“蛇斗(龙斗)”母题是在甘宁地区民间流传女报恩”型故事的引导性母题,也是过程性母题。如果没有这一母题做引导,也就没有了后续的女报恩”母题的出现。所以,“蛇斗(龙斗)”母题总是牧羊人救助其中受伤最重的“蛇(龙)”,从而使后续的“报恩”母题顺理成章。在民间故事中,对蛇斗(龙斗)”场景的描述从来都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柳毅传》在描述钱塘龙君听说侄女的消息后,顿时,“天拆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千雷万霆”“霰雪雨雹”,钱塘龙君飞驰而去救回了龙女,至于他与泾河龙王如何相斗也是一笔带过,不甚了了。所以,对于《柳毅传》来说,“龙斗”母题也是一个过程性的母题,无须赘述过多。在甘宁地区民间流传的“龙女报恩”型故事中,“花或某物”作为“龙女”的化身反复出现有着深层的寓意。以“花或其他物”寓意女性是比较常见的文学现象。在民间的“龙女报恩”型故事中,花或某物”是龙女的化身,也是报恩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还是龙女与人类缔结婚姻的“媒介”。从048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功能与《柳毅传》中的龙女的“家信”是一样的,都具有“媒介”的意味。与此同时,“花或某物”与“家信”还是一种信约,是“报恩”的信约,也是婚姻的信约,当龙女与人类通婚也寓意着“报恩”信约的完成。另外,在“龙女报恩”型故事中,牧羊人在得到花之前并不知道“花或某物”的真实身份,在有的故事里,还有牧羊人几次将“花或某物”丢弃掉又捡回来的母题。所以当“花或某物”从“龙女”变成了人类,牧羊人才恍然大悟。“花或某物”是龙女变化成人类的过渡性载体。因为,“龙或某物”的形态是牛、蛇、鱼等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当龙女要与人类通婚时,她不能以自己的原形示人,唯有借助另一种形式,而“花”本身就有寓意美好、寓意女子美好品德的意思,所以以“花”作为“龙女”向人类转换的过渡性载体说明,甘宁地区的民众对人与异类的结合给予了无限的想象和美好的期待。“难题”母题在甘宁地区民间流传的“龙女报恩”型故事中占据一定的数量,尤其与“后娘”型连缀在一起,使该类故事的结构与内容更为复杂。在“后娘”型龙女报恩故事中,继母总是对继子牧羊人和龙女充满了嫉妒和刁难。民间常说的“事不过三纳其妻者邪,一不可也”回绝了钱塘龙君,最后自己两娶皆亡,三娶才得龙女。所以柳毅与龙女的婚姻也是经历了种种磨难才最终修成正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难题,是柳毅自己设置的“难题”。简而言之,甘宁地区民间流传的“龙女报恩”型故事中的“牧羊”“蛇斗”“花“”难题”母题与唐代小说柳毅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母题也是从唐传奇小说《柳毅传》中延续而来的,传承下来的。尽管有些母题有了很大的变异,甚至变得非常模糊,但核心母题———“龙女报恩”延续与传承了上千年,并没有改变。甘宁地区民间社会流传的“龙”故事之所以能够保持传承的延续性,当然是得益于“甘肃省自汉代以降中西交通和商贸往来的陆上通道。因此,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具有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中西民间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农耕、畜牧、狩猎、贩运、手工业等不同的谋生方式,以及各民族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都在甘肃民间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各民族之间,由于通婚、共事、交往等原因,他们本民族的口头文学,也在口耳相传和潜移默化中被对方所吸收、改动甚至融合,出现了情节互补、异文迭出的局面。[4]不仅甘肃,宁夏亦是如此。在宁夏同心县流传的《饭饱生余事,饥寒落安然》故事中,东海龙王的三女儿遇难被变成黑牛来到人间受苦。饥寒用一年的工钱换回了“老黑牛”。龙女感激饥寒的恩情,自愿要求嫁给了饥寒。白化文认为,唐人小说《柳毅传》与印度的佛教经典《经律异相》卷四十三的“商人驱牛以赎龙女得金奉亲”故事颇有渊源,也正是肯定了印度佛教对中国“龙”故事产生的积极影响。而且甘宁地区又是通往西域的须经之地,源自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对这一杨静,钟亚军甘宁地区“龙”故事的母题研究地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所以,该地域的“龙”故事中才会出现喇嘛、和尚等形象。总之,该地域的民众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赋予故事人物本地域的文化特征,也由此衍生出更加丰富的“龙”故事的母题和内涵。总之,“龙”故事在甘宁地区广为流传了上千年,从唐传奇小说《柳毅传》和《经律异相》中的龙女报恩故事,再到民间社会创作的以“龙”为母题的各类故事,都成为民众喜闻乐道的内容,尤其是女报恩”型故事更是将民间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现实困苦与理想愿望结合起来,比如流传在宁夏固原地区的《白娃与三公主》,故事讲述了深受继母虐待的白娃救下龙王的三公主,三公主为了报恩嫁给贫困的白娃,并帮助他摆脱了继母,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一美好的大结局恰是普通民众最为浪漫与理想的期待,也是他们精神彼岸的最佳寄托。________________参考文献1)43-44.[1]薛方昱.陇山源名考[J].敦煌学辑刊,1993毅传》[2]与白《化朱文蛇.龙传女》比较报恩观故[J].事的文来化龙遗去产,脉1992———(《3柳)78-84.书馆,[3]2012刘守:544.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北京:商务印中国[4]民《间中故国事民集间成故:事甘集肃成卷:甘[M].肃北·文·民·族化2020年第猿期总第圆怨愿期AMotifStudyofthe"Dragon"StoryintheRegionsofGansuandNingxiaYANGJing,ZHONGYa-junAbstract:ThelegendarynovelintheTangDynastyLiuYiChuanShuoriginatedintheLiupanshanJingPrincess,itstillinfluencesthecreationandinheritanceofthefolkloreinGansuandNingxia.ThispaperRiver,JingRiverDragonKingandDragonPrincessasthemotif,tellsalovestoryofascholarandDragonexploresdozensofdragonstoriescirculatinginGansuandNingxiatoanalyzeandsummarizethefourbasiccharacteristicsofthe"DragonStoryCircle",whichiscenteredontheborderbetweenGansuandNingxia.Key宰ords:motif,regionalism,inheritance,diversification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