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无所取材”本义考证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论语·公冶长篇》“无所取材”本义考证

2022-10-20 11: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论语·公冶长篇》“无所取材”的“材”字自古就有不同理解。杨逢彬先生和毕宝魁先生的观点虽然相同,但论证方法却不同,文章就两位先生的论证方法作一比较,得出更有说服力的“材”字本义。

关键词:无所取材;论证方法;本义

《论语·公冶长》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因为大家对“材”的解释不同,所以对这整句话的解释也自然不同。“材”字有如下解释:第一种理解为“哉”,此时“材”作为语气词,原句即是说“子路只是有勇气,其他方面没有可取的啊!”第二种理解为“材”通“裁”即“裁度”,原句即是说“子路并不能正确的裁度自己”。第三种理解为“无法获取桴材”。原句即是说“子路想跟从我,又有勇气,只是无法获取桴材”。杨逢彬先生在《〈论语〉三辨》中认为“材”即为“桴材”,并做出了自己的论证。毕宝魁先生在《〈论语·公冶长篇〉“无所取材”本义考证》中虽也赞同“材”为“桴材”,但论证方法却不同。

毕宝魁先生在列举前人的观点、论证方法时引用了别人对“材”字的理解,其中康有为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因为康有为完全采用语言系统外部的证据来推出“材”字是“桴材”的意思,他的推理的不合理之处在于,他联想到孔子要去海外推行自己的思想,由于航海技术不发达,所以没有地方获取材料,以至于自己的思想被搁置,所以孔子很烦闷。康有为用自己的心情和近代的思维去理解两千年前的孔子,是利用语言系统外部的证据来论证,不足为训。当然,毕先生也不赞成这种论证方法。那么,我们来研究一下毕先生的论证:

对第一种解释的否定:毕先生利用主旋律的观点来思考,即利用每篇的主旨,瞻前顾后。

第一章主要是写公冶长没有过错却被关进监狱,孔子知道并欣赏公冶长的美德,所以他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第二章写南容面对有道和无道的国家时都能泰然处之,孔子欣赏他的为人,于是把侄女许配给他;第三章孔子通过写自己一手培养的宓子贱是君子,从而说明鲁国有君子,进而说明自己也是君子;第四章孔子看到了子贡某一方面的才能,故将他比作瑚琏,虽然不如“君子之器”,但仍有可赞美之处;第五章孔子反对能言善辩,认为有德行才是最重要的,而冉雍正是这样的人,孔子借着冉雍的不善言辞,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赞美了冉雍;第六章写漆雕开对做官没有信心,孔子很满意他的谦逊的态度;第七章,也就是“无所取材”的出处,是对子路的肯定和赞扬;第八章写了孔子和孟伯武的对话,对话提到了子路、冉求、公西华的能力。毕宝魁先生瞻前顾后认为前六章和第八章都在赞美某个人,所以本章孔子不是对子路进行批评,更不可能完全否定子路。所以,认为“材”同“哉”,即“子路没有什么可取的”是不可能的。

毕先生证伪的标准是:看一下是否符合文章思想主旨,是否符合孔子思想。即主要是从语言系统外部出发,从情理、思想出发。但是这些语言的外部因素只能作为辅助证据或者次要证据,绝对不能作为根本证据或者唯一证据。因此,我认为毕先生对第一种解释的证伪是缺乏说服力的。那么,我们研究一下样逢彬先生的论证过程。

杨先生对第一种解释的否定:采用同一时代的书证,考证了《论语》中语气词“哉”字出现的次数,并做出数据的分析,从该词出现的不同意思的频率入手,考察了先秦典籍中“材”同“哉”的概率很小,且“材”字常见的意思是“木材”或“人才”,所以此处将“材”理解为“哉”是不可取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杨先生证伪的办法主要采用语言系统内部的证据,根据语言的内部规律和同一时代同一句式的书证,通过实践考证而后统计,从概率出发,这样的论证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毕先生对第二种解释的否定:毕先生仍采用从情理出发,遵从钱穆先生从文本理趣入手,认为子路作为孔子的弟子,是一个非常直爽、非常尊重老师、见义勇为的人,他对孔子很忠心,孔子夸奖了他,他感到很高兴,在这种语境中孔子怎么会突然批判子路不知如何裁度自己呢!杨逢彬先生虽未提此种“材”作为“裁”的观点,但我们从杨先生对先秦典籍的考证中可知,“材一为木材,一为人才。”且作为通假字的“裁”字,并非其常义,故不采纳第二种解释。

毕先生对第三种解释的肯定:仍然瞻前顾后,考虑到孔子当时的处境,认为孔子无法推广自己的思想,于是感到道路很艰难,前方很迷茫,但此时忠心跟随自己的只有子路,此时孔子不免有些自嘲,发出了想要远行却没有制造桴材的木材啊!这样从文章整体语义上来理解也只能作为旁证,而杨逢彬先生从语言系统内部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论证。

杨先生对第三种解释的肯定:杨先生从句子结构入手,考证了先秦典籍中“无所”后加谓宾的例子,充分证明了“材”字应为“桴材”的结论,同时还列举了《论语》同时代的书证中“取材”常见,这些典籍去古未远,更具有说服力。

由此可见,两位先生的结论虽然相同,但论证方法却截然不同。我认为杨先生立足于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利用科学理论的简单形式,揭示其深广内涵,使其回归科学的本质。这种方法是我们所提倡和推崇的,而立足于语言系统外部因素,从情理、义理出发的论证方法只能作为基于语言事实的旁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