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某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需求与利用情况,并探讨知晓与利用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302份,回收有效问卷2215份。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总的患病率为30.1%,其中以高血压患病率为最高(23.0%)。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知晓率、总需求率和总利用率分别为78.3%、95.5%和43.3%,其中知晓率与需求率最高的服务项目均为疾病医疗。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知晓越多,其利用程度越高(X2=119.58,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7,P<0.001)。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家庭规模及收入状况、疾病因素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等。结论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知晓率和总需求率较高,部分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及总利用率需进一步提高。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与政府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这将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与完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与服务质量。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知晓;需求;利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28南京市为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之一,从1997年初开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试点工作,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调查社区卫生服务知晓、需求与利用情况是卫生行政部门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制定适应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战略的常用方法。因此,本研究于2011年6月对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知晓、需求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知晓和利用程度、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与提高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年龄在15岁及以上且具有完全回答问题能力的常住居民(具有该社区户口并居住半年以上者)作为本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需求与利用情况等。由经过培训且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入户调查。
1.3研究指标定义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知晓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凡知道其中一项功能者即为知晓,知晓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人数与调查人数的比例即为知晓率。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率:凡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一项需求者即为需求,需求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数与调查人数的比例即为需求率。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获得由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即为利用服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数与调查人数的比例即为利用率。
1.4质量控制方法 对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员的培训、样本抽样、现场调查、资料录入和资料整理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在调查初期进行了预调查,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口径、方法与标准。对每个调查小组抽取10%左右的问卷进行复查、核对,不合格者要求重新调查。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轨录入,经一致性检验后修正录入结果,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对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需求与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302份,回收有效问卷221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2%。调查人群中男1071人(占48.4%),女1144人(占51.6%);年龄15-103岁,平均年龄为(48.7±17.2)岁。文化程度以高中(包括职高、技校、中专等)最多,为737人(占33.3%);大专和本科次之,为736人(占33.2%)。职业分布中以离退休人员最多,为723人(占32.6%);其次为工人,为353人(占15.9%)。每月家庭经济总收入以3000-4999元者最多,为907人(占40.9%)。
2.2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10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总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0.1%(654/2171),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为23.0%(见表1)。另外还调查了男性前列腺疾病的患病率,为2.1%(22/1045)。
2.3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知晓情况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总知晓率为78.3%(1685/2153),对各项功能的知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0.75,P<0.001),其中知晓率最高的为疾病医疗(70.7%),知晓率最低的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18.2%)。见表2。
2.4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需求率为95.5%(2041/2138),对各项服务的需求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7.75,P<0.001),其中需求率最高的为疾病医疗(61.9%),需求率最低的为疾病预防(7.0%)。见表3。
2.5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利用率为43.3%(931/2149),其中男性利用率为42.7%(444/1039),女性利用率为43.9%(487/1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4,P=0.581)。随着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知晓项目数的增多,其利用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58,P<0.001),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一无所知者的利用率最低,为18.0%(见表4)。采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进一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知晓项目数和利用率之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7(P<0.001)。
2.6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2.6.1人口学因素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社区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者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2家庭规模及社会经济因素 不同家庭规模者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P=0.002);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16.58,P<0.001);不同医疗保障形式者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95,P=0.177,见表5)。
2.6.3疾病因素 患有所调查慢性病的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为40.6%,未患慢性病者为44.7%,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9,P=0.079);随着所患慢性病个数的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2,P=0.021,见表5)。
2.6.4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 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者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95,P<0.001,见表5)。
3.讨论
3.1社区卫生服务需由单一模式向“六位一体”模式转变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行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这就要求改变以往社区卫生服务单一的为患者服务的模式,使其逐渐转变为为社区全人群服务。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还是以疾病医疗为主,忽略了其他各项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总知晓率为78.3%,虽高于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72.8%)及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76.5%),但其中只有对疾病医疗功能的知晓率超过70%,其余五项功能的知晓率均较低,而且有超过1/5的人不清楚其功能,说明多数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了解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只是提供疾病医疗服务。
3.2以疾病预防为重点,满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本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率最高的是疾病医疗,为61.9%;而疾病预防仅有极少一部分人(7.0%)表示需求,这恰恰是忽略了社区卫生服务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未能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为全人群服务的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传统的以“需要”为导向。本研究还调查了社区居民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其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并且有超过10%的社区居民同时患有2种以上慢性病。慢性病的防治重点在于一级预防,而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在社区。因此,社区医生、护士及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特别是慢性病预防中的作用;其次,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应以全科医疗服务为基础,可以同时开展符合社区特点的专科服务,如高血压、糖尿病专科;最后,应通过各种途径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对各种慢性病的认识水平,从而提高慢性病的预防能力。
3.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大量研究表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能够明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知晓项目数的增多,其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且知晓一项功能者的利用率显著高于不知晓者。因此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人群的知晓率势在必行。
本次调查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利用率仅为43.3%,虽高于浙江省三地城市居民(34.6%)及长沙市老年居民(40.4%),但其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次调查显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是多重的,有人口学因素、家庭及社会经济因素、疾病因素、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年龄<60岁者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可能与由年龄增高引起的行动不便有关。随着家庭收入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经济收入高的居民其文化水平较高,自我保健意识也较强,能通过多种途径(如报刊、网络等)获得更多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知识,更加全面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而随着慢性病患者患病数的增加,其利用率下降,可能与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有关。同时,离家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居民,更倾向于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须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政府及相关卫生部门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提高其利用程度。
研究提示,虽然社区卫生服务的方便、可及性和人性化服务得到了认可,但影响居民选择医疗服务机构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水平。因此,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更新必要医疗设备,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硬件水平;同时,相关卫生部门需加大对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与利用度。
(本文编辑:闫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