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一、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11篇,供大家参考。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1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一、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二、修辞手法种类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其它的互文,起兴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三、表现手法较多,较复杂,下面都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另外还有不少,譬如渲染、动静、创设意境、用典等。
1、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2、现在可知的语文积极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常用的有八大类。分别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夸张。
3、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4、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5、写作特点包括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2
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1、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2、是反衬法,即从反面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好衬坏,以劣衬优,以悲衬喜,以喜衬悲。
如,写人走路的声音响衬托夜深人静;又如,写某人的突然间的哈哈大笑反映他内心的悲伤。
乙学唱歌,突出乙的歌唱得更好;又如,写景美,衬托人美。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3、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
如,通过路人的反应写某人的打扮的奇特;又如,写某人摔倒摔得很重,不直接写,而是写路上行人的惊呼、围观,这是旁衬
作用: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
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或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
三、对比和衬托区别: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2、分类: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3、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例:a、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b、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c、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在写作中,抒情而不只写情,绘景而不只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2、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区别
1、“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2、“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3、“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4、(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侧面(间接)描写:
1、概念: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2、分类:
(1)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夜走灵官峡》,通过成渝的描述和介绍,表现了成渝的父母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精神;
(2)以对面写正面。
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
(3)以反面写正面。
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
3、作用:(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4、答题技巧: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伏笔:
概念: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在戏剧创作中有称伏线。
运用注意事项: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 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
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 水上,自然成文。
(3)伏与应不宜前后紧贴。
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 得枯燥。
答题注意事项:(1)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为因果。
(2)伏笔与照应在文中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
(3)伏笔往往一笔带过,貌似闲笔。
作用: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铺垫:
概念: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
气氛
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
A.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正面铺垫。
B.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作用:(1)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2)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一、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
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二、铺垫与伏笔的辨别方法
1、判断一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的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
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作铺垫”。
2、判断一文章是否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要看后文是否有照应,因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悬念
1、概念: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
设置悬念是记叙文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2、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具体有5个方面:
(1)使情节环环相扣
(2)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
(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
(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1、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直接提问法
就是在文中,直接突出一个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秦始皇为什么杀了自己的母亲?”等等。
(二)矛盾对立法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对立统一在一个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在无法理解中思考、阅读,破解迷惑。
例如:妈妈是柔弱的,妈妈又是刚强的;那声音听起来是近切的,又是茫远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海不死。
(三)特例与寻常对照法
人或事物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二者一先一后,并列书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带着猜测去阅读。
例如:爸爸妈妈上夜班,每天我放学回家,总是铁将军把门。
然而今天放学后,我刚登上三楼,就发现我家的门大敞大开着。.。.。.(平常“铁将军把门”,今天“大敞大开着”)。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一段——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6767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6767”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平常“总是一阵喧闹”,今天“安安静静”的)。
(四)倒叙法 记叙事件时,先将故事的结局,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即结局放到叙事的开始部分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样开头,让读者直接面对故事的结局,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
例如:我和妈妈到车站接姥姥,姥姥一见到妈妈,放生大哭。.。.。(姥姥怎么哭了,到底放生了什么?)
(五)反经验法
人活着,总会在内心深处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绝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例如一文章的题目是“1+1>2”,我们平常积累的信息是1+1=2,便会觉得非常奇怪,又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下蛋公鸡、穿裙子的男人、六岁状元郎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六)吊胃口法
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但作者一直不告诉读者答案,直到文章结尾,才都开包袱,让人明白真相。
例如,很多悬疑剧、谍战剧、侦破小说等等。
(七)迷惑法
通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或运用修辞、或用典、或运用一种奇怪的语义组合,让读者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要写什么,让读者看[]着标题或开头,一头雾水,激发读者的猎奇心理。
如一文章的标题是“太空清洁工”,谁能上太空去搞保洁工作?到太空里又去清洁什么?读完文章,才知道,作者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将一种能够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比作太空清洁工。
又如
一文章的开头: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砸缸。
读完了才明白,这里的“砸缸”指典故“司马光砸缸”,教会学生砸缸,指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八)插叙法
叙述一件事,事件叙述到中途,突然借助某个缘由,插入另一件事,让读者带着一个放不下的故事、一个不知道的下文和结局的故事,读另一个故事,读者的心中始终有一份沉沉的牵挂。
(九)抑扬法
先从贬低、否定的角度,去刻画一个人,然后笔锋倒转,逐步透过人物外在的丑陋,扬起人物唯美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觉醒、发现。
(抑扬法本身就是一种写作手法)
联想
1、概念: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事物,即由此及彼,推物及人。
2、分类:
(一)相类联想。
指同类事物
(二)相似联想。
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间的质同联想。
(三)反向联想。
由事物间具须的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
这种相关的两性事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从去分明;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是非清醒。
(四)连锁联想。
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就是连锁联想。
(五)变形联想。
从原信息点出发,合想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又一种心理过程。
3、使用注意事项:第一点:是要抓住事物特征边看边想。
当我们掌握了事物的特征后,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它像什么,给人的感觉怎样?它使你想到了什么,使你产生什么回忆?
第二点:是要抓住重点,边写边想。
当我们准备写文章时,要考虑实物的特征,哪些内容运用联想能表达得更充实、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点:联想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与中心无关的联想写得再美,也不能使文章增色,相反,还有碍于文章中心的表达
4、作用:它能丰富文章内容,开拓作者思路,推动文章情节发展。
它可以不受时空局限,让思维纵横驰骋,可以连接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可以极大地发挥个体创造性,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塑造艺术形象。
想像
1、概念: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已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分类:
(一)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古籍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二)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的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它不同于再造想象。
例: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创造想象,而读者阅读了《阿Q正传》后,头脑中呈现出阿Q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了。
3、作用:
(一)有助于独创:想象是重新组合表象,以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这重新组合带有极大的自由性,因此有可能创造出独特性的形象。
(二)有助于开拓思路。
想象是对表象的改组,可以突破直接经验的限制,表现广阔的生活领域。
(三)有助于强化感情。
在写作中,感情与想象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感情唤起想象。
一个痛苦的人,他的想象往往会显出无限悲惨的画面;一个快乐的人,则往往会想象出异常美好的画面
(四)有助于增强形象性。
有时候,作者的感情特别强烈,只靠一般的描写不足于传达;或者所写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加以描写,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
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表象集中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能强烈地感染人。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通过作者的想象,抽象的不可触摸的时间形象,很自然地就会在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
4、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一)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联想,是大概;想象,较具体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3
善用修辞,展现语言的灵动美。对仗加上精彩的引用,给文章营造了一种朦胧,一种诗意,一种灵动。读后满口余香。这样的语言,阅卷老师能不打高分?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诗文奇奇丽丽美,待我认认真真游。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漫步在林黛玉的诗歌里,读到的是口齿噙香对月吟的凄美,悟到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绝望,看到的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愁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漫步在杜甫的诗歌里,读到的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豪壮,悟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情,看到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和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漫步在李白的诗歌里,读到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悟到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看到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
漫步在诗歌王国中,我不仅看到了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杜甫,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的李白,我还看到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的屈原,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的白居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蒲松龄,看到了
漫步在诗歌王国中,我看到了屈原遭放逐,却依然故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看到了陶渊明辞官回家,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到了李白被贬,依旧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看到了
漫步在诗歌王国中,我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谁才是真正的英雄!悟到了生命短暂,世上没有永恒的侥幸让我们沾沾自喜,也没有永恒的不幸让我们痛不欲生;悟到了要不为金钱名誉所惑,要做真的自己,善的自己,美的自己。悟到了
人生曲曲折折弯,世事梦梦幻幻云;
诗文真真切切情,我已完完整整游。
总结:文章中巧妙的引用古诗已给文章增添了许多诗的意蕴,而开头作者仿照古诗所写的句子,既贴切形象,符合文意,又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一般考生望尘莫及。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4
(一)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的改组更新。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
(二)用新奇精美的语言传达诗歌意象
诗歌写作中用于传达诗歌意象的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新奇的精美的变形语言。初学诗歌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这种诗歌语言能力的贫弱。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条途径来训练、提高诗歌语言的能力。
1.精选动词
诗语在传达诗美意象时首先可做的工作是精心锤炼表现意象动态的动词。动态的意象较之静态的意象更能吸引读者的审美注意。一个诗歌意象往往因一个优美、确切的动词而曜曜生辉。艾青的诗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阮章竞的诗句:“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断路。”一个“封锁”,一个“断”,使诗歌意象呼之欲出,非常生动。
2.嫁接词语
汉语和其他语言比较起来,它的语法最自由,词性最不固定。诗歌作者可以利用汉语的这个特点,改变某些诗句中词语的性质,使诗歌意象出现新奇、陌生的形态。台湾诗人洛夫的诗句:“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下午、黄昏”本来是表时间的名词,在这时嫁接为动词,整个意象便生动活泼起来。
3.一词多义
小说、散文的语言一般为了避免歧义,往往只显示一种意义,而在诗歌语言里,诗歌作者为了制造意象的多义和内涵的丰富,却有意创造一词多义的诗句。张烨的《妙龄时光》这样写道:“你又站得远远了/微笑着注视我的琴声/你会永远记住初练的琴声吗”,诗句表层讲“初练的琴声”,但它的另一层含义是“初恋的情声”,一个词明显地隐含着两层不同的意义,显得含蓄多情。
4.跳跃省略
小说、散文的语言因为侧重再现意象,它的语言形态比较平实细密,讲究句与句之间清晰的衔接。诗歌语言侧重于表现主观心灵,再加上篇幅限制,它必须借助跳跃和省略,跨跃一些过程性的叙述,省略一些小说、散文语言中必不可省的连接语和转折语,创造一种“语不接而意接”的诗歌语言,以此来引发诗歌读者丰富的自由联想。
5.超常组合
跳跃省略是从删减某个词的角度来增加内涵。超常组合则是故意违反一般的语言常规,利用汉语词语多变的词性和组合关系,机智地把一些互不相关的词语嵌连成一个诗句。这种嵌连,可以是具象动词与抽象概念相接,可以是不同感官的感觉词语交错,以这种陌生的变形的诗句使诗歌意象传达出诗歌作者微妙的情感体验。臧克家《春鸟》里写的“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就是典型的例证。
6.句法多变
这是在诗句的词序和句式上制造新奇陌生的手段。像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倒装语序,改变了正常语句形态,以陌生化的效果来表达诗歌作者的独特的内心感觉。
(三)用丰富神奇的想象组合诗歌意象
诗歌作者在把意象词语化的同时,还要借助想象把一个一个的意象组合为整体的诗歌意境,传达出特定的诗美体验。因此诗歌作者的组合意象比其他文学文体的组合方法更自由、更大胆、更出其不意。诗歌意象的组合方法虽然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但作为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类型,下列几种主要的组合类型可供诗歌作者借鉴。
1.并置式组合
邹荻帆在《蕾》一诗中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笑/一股蕴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个未完成的理想/一颗正待燃烧的心”,诗人一口气并列排出5个意象来描绘花蕾的风姿。诗人把花蕾感觉为“笑”、“爱”、“酒”、“理想”、“心”,这是非常独特的诗美体验,当诗人将它们全部并列为一个意象系统时,具象的花蕾与一些抽象的情绪情感连接起来了,五种意象的并列,把一种对青春的礼赞作了突出的渲染。这种组合方式常常从意象开始又结束于意象,读者几乎无法直接读到诗人隐藏很深的情感,而需要透过这些并置的意象系统来细心咀嚼它的深意。这是现代朦胧诗、意象诗比较常用的组合方法。
2.交错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但是诗歌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这种意象组合方式在中国古诗中十分常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都是典型诗例。在新诗写作中,这种组合方法也很常见。
3.突反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诗歌作者先从一个核心意象出发,围绕它组合一些层层推进的相似的意象,待诗歌意象的渲染做足后,最后推出一个相反的意象,形成先扬后抑、先虚后实的诗歌情境,而最后一个意象,才是这首诗的真正旨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先放笔写了一个可爱少女在等“我”重温旧梦的三个意象,但最后一个意象:“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过客”,这一意外把“美丽的错误”引起的哀怨情绪传染给了读者。这种组合意象的方法有其特殊的审美情趣。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5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一、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二、修辞手法种类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其它的互文,起兴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三、表现手法较多,较复杂,下面都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另外还有不少,譬如渲染、动静、创设意境、用典等。
1、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2、现在可知的语文积极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常用的有八大类。分别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夸张。
3、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4、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5、写作特点包括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6
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附:作文写作技巧
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作文少了关注。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一、表里如一,细节激活。要写好人,就不能光注意外表,还要善于通过外表展现内心世界。因为一个人外在的言行往往流露着内在的心理,所以在写人物的言行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想着人物与之相应的心理。言为心声,行即神形,一个细节,或许足以激活一个人物,激出一段往事,激发一篇美文。西施的一笑一颦,美就美在那是真情的流露;东施仿效,则一定反为不美了。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也正是这个理儿。
二、烘云托月,对比增效。烘云托月是名家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增强表达的效果。“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表现的是岳王祠里岳飞和秦桧的塑像。在人物的对比下,青山当然“有幸”,白铁自然“无辜”了——这就是对比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张冠李戴,组材得法。有的同学知道“写作之道,贵在真实”,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要完完全全按事实去写,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有一种创作的方法叫张冠李戴,即将某人的事儿转写到别人身上。张冠李戴,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真实。鲁迅创作人物形象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他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方法出叫嫁接法,便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但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胡乱拼凑,嫁接的事儿要符合人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地域特征。
四、借物喻人,物化生变。写人而不局限于人,是一种扩大视野的表达。使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表现人的特点,有时反而效果更好。杨朔写《荔枝蜜》,借蜜蜂赞颂劳动人民,就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也有人干脆将物当成人来写,借物的特点来呈现人的性格。
五、妙笔生花,语言求靓。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语言就是智慧的闪光,好的往往都具有智慧的一面,尤其是在语言方面,仿写广告词,妙用歌词,化用成语熟语等,语言靓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7
一: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三: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四: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五: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六: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七: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八: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九: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
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8
(一)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的改组更新。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
(二)用新奇精美的语言传达诗歌意象
诗歌写作中用于传达诗歌意象的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新奇的精美的变形语言。初学诗歌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这种诗歌语言能力的贫弱。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条途径来训练、提高诗歌语言的能力。
1.精选动词
诗语在传达诗美意象时首先可做的工作是精心锤炼表现意象动态的动词。动态的意象较之静态的意象更能吸引读者的审美注意。一个诗歌意象往往因一个优美、确切的动词而曜曜生辉。艾青的诗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阮章竞的诗句:“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断路。”一个“封锁”,一个“断”,使诗歌意象呼之欲出,非常生动。
2.嫁接词语
汉语和其他语言比较起来,它的语法最自由,词性最不固定。诗歌作者可以利用汉语的这个特点,改变某些诗句中词语的性质,使诗歌意象出现新奇、陌生的形态。台湾诗人洛夫的诗句:“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下午、黄昏”本来是表时间的名词,在这时嫁接为动词,整个意象便生动活泼起来。
3.一词多义
小说、散文的语言一般为了避免歧义,往往只显示一种意义,而在诗歌语言里,诗歌作者为了制造意象的多义和内涵的丰富,却有意创造一词多义的诗句。张烨的《妙龄时光》这样写道:“你又站得远远了/微笑着注视我的琴声/你会永远记住初练的琴声吗”,诗句表层讲“初练的琴声”,但它的另一层含义是“初恋的情声”,一个词明显地隐含着两层不同的意义,显得含蓄多情。
4.跳跃省略
小说、散文的语言因为侧重再现意象,它的语言形态比较平实细密,讲究句与句之间清晰的衔接。诗歌语言侧重于表现主观心灵,再加上篇幅限制,它必须借助跳跃和省略,跨跃一些过程性的叙述,省略一些小说、散文语言中必不可省的连接语和转折语,创造一种“语不接而意接”的诗歌语言,以此来引发诗歌读者丰富的自由联想。
5.超常组合
跳跃省略是从删减某个词的角度来增加内涵。超常组合则是故意违反一般的语言常规,利用汉语词语多变的词性和组合关系,机智地把一些互不相关的词语嵌连成一个诗句。这种嵌连,可以是具象动词与抽象概念相接,可以是不同感官的感觉词语交错,以这种陌生的变形的诗句使诗歌意象传达出诗歌作者微妙的情感体验。臧克家《春鸟》里写的“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就是典型的例证。
6.句法多变
这是在诗句的词序和句式上制造新奇陌生的手段。像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倒装语序,改变了正常语句形态,以陌生化的效果来表达诗歌作者的独特的内心感觉。
(三)用丰富神奇的想象组合诗歌意象
诗歌作者在把意象词语化的同时,还要借助想象把一个一个的意象组合为整体的诗歌意境,传达出特定的诗美体验。因此诗歌作者的组合意象比其他文学文体的组合方法更自由、更大胆、更出其不意。诗歌意象的组合方法虽然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但作为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类型,下列几种主要的组合类型可供诗歌作者借鉴。
1.并置式组合
邹荻帆在《蕾》一诗中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笑/一股蕴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个未完成的理想/一颗正待燃烧的心”,诗人一口气并列排出5个意象来描绘花蕾的风姿。诗人把花蕾感觉为“笑”、“爱”、“酒”、“理想”、“心”,这是非常独特的诗美体验,当诗人将它们全部并列为一个意象系统时,具象的花蕾与一些抽象的情绪情感连接起来了,五种意象的并列,把一种对青春的礼赞作了突出的渲染。这种组合方式常常从意象开始又结束于意象,读者几乎无法直接读到诗人隐藏很深的情感,而需要透过这些并置的意象系统来细心咀嚼它的深意。这是现代朦胧诗、意象诗比较常用的组合方法。
2.交错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但是诗歌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这种意象组合方式在中国古诗中十分常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都是典型诗例。在新诗写作中,这种组合方法也很常见。
3.突反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诗歌作者先从一个核心意象出发,围绕它组合一些层层推进的相似的意象,待诗歌意象的渲染做足后,最后推出一个相反的意象,形成先扬后抑、先虚后实的诗歌情境,而最后一个意象,才是这首诗的真正旨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先放笔写了一个可爱少女在等“我”重温旧梦的三个意象,但最后一个意象:“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过客”,这一意外把“美丽的错误”引起的哀怨情绪传染给了读者。这种组合意象的方法有其特殊的审美情趣。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9
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附:作文写作技巧
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作文少了关注。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一、表里如一,细节激活。要写好人,就不能光注意外表,还要善于通过外表展现内心世界。因为一个人外在的言行往往流露着内在的心理,所以在写人物的言行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想着人物与之相应的心理。言为心声,行即神形,一个细节,或许足以激活一个人物,激出一段往事,激发一篇美文。西施的一笑一颦,美就美在那是真情的流露;东施仿效,则一定反为不美了。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也正是这个理儿。
二、烘云托月,对比增效。烘云托月是名家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增强表达的效果。“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表现的是岳王祠里岳飞和秦桧的塑像。在人物的对比下,青山当然“有幸”,白铁自然“无辜”了——这就是对比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张冠李戴,组材得法。有的同学知道“写作之道,贵在真实”,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要完完全全按事实去写,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有一种创作的方法叫张冠李戴,即将某人的事儿转写到别人身上。张冠李戴,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真实。鲁迅创作人物形象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他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方法出叫嫁接法,便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但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胡乱拼凑,嫁接的事儿要符合人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地域特征。
四、借物喻人,物化生变。写人而不局限于人,是一种扩大视野的表达。使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表现人的特点,有时反而效果更好。杨朔写《荔枝蜜》,借蜜蜂赞颂劳动人民,就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也有人干脆将物当成人来写,借物的特点来呈现人的性格。
五、妙笔生花,语言求靓。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语言就是智慧的闪光,好的往往都具有智慧的一面,尤其是在语言方面,仿写广告词,妙用歌词,化用成语熟语等,语言靓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10
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1、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2、是反衬法,即从反面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好衬坏,以劣衬优,以悲衬喜,以喜衬悲。
如,写人走路的声音响衬托夜深人静;又如,写某人的突然间的哈哈大笑反映他内心的悲伤。
乙学唱歌,突出乙的歌唱得更好;又如,写景美,衬托人美。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3、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
如,通过路人的反应写某人的打扮的奇特;又如,写某人摔倒摔得很重,不直接写,而是写路上行人的惊呼、围观,这是旁衬
作用: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
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或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
三、对比和衬托区别: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2、分类: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3、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例:a、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b、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c、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在写作中,抒情而不只写情,绘景而不只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2、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区别
1、“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2、“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3、“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4、(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侧面(间接)描写:
1、概念: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2、分类:
(1)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夜走灵官峡》,通过成渝的描述和介绍,表现了成渝的父母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精神;
(2)以对面写正面。
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
(3)以反面写正面。
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
3、作用:(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4、答题技巧: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伏笔:
概念: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在戏剧创作中有称伏线。
运用注意事项: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 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
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 水上,自然成文。
(3)伏与应不宜前后紧贴。
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 得枯燥。
答题注意事项:(1)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为因果。
(2)伏笔与照应在文中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
(3)伏笔往往一笔带过,貌似闲笔。
作用: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铺垫:
概念: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
气氛
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
A.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正面铺垫。
B.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作用:(1)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2)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一、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
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二、铺垫与伏笔的辨别方法
1、判断一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的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
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作铺垫”。
2、判断一文章是否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要看后文是否有照应,因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悬念
1、概念: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
设置悬念是记叙文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2、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具体有5个方面:
(1)使情节环环相扣
(2)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
(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
(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1、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直接提问法
就是在文中,直接突出一个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秦始皇为什么杀了自己的母亲?”等等。
(二)矛盾对立法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对立统一在一个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在无法理解中思考、阅读,破解迷惑。
例如:妈妈是柔弱的,妈妈又是刚强的;那声音听起来是近切的,又是茫远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海不死。
(三)特例与寻常对照法
人或事物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二者一先一后,并列书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带着猜测去阅读。
例如:爸爸妈妈上夜班,每天我放学回家,总是铁将军把门。
然而今天放学后,我刚登上三楼,就发现我家的门大敞大开着。.。.。.(平常“铁将军把门”,今天“大敞大开着”)。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一段——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6767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6767”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平常“总是一阵喧闹”,今天“安安静静”的)。
(四)倒叙法 记叙事件时,先将故事的结局,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即结局放到叙事的开始部分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样开头,让读者直接面对故事的结局,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
例如:我和妈妈到车站接姥姥,姥姥一见到妈妈,放生大哭。.。.。(姥姥怎么哭了,到底放生了什么?)
(五)反经验法
人活着,总会在内心深处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绝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例如一文章的题目是“1+1>2”,我们平常积累的信息是1+1=2,便会觉得非常奇怪,又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下蛋公鸡、穿裙子的男人、六岁状元郎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六)吊胃口法
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但作者一直不告诉读者答案,直到文章结尾,才都开包袱,让人明白真相。
例如,很多悬疑剧、谍战剧、侦破小说等等。
(七)迷惑法
通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或运用修辞、或用典、或运用一种奇怪的语义组合,让读者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要写什么,让读者看[]着标题或开头,一头雾水,激发读者的猎奇心理。
如一文章的标题是“太空清洁工”,谁能上太空去搞保洁工作?到太空里又去清洁什么?读完文章,才知道,作者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将一种能够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比作太空清洁工。
又如
一文章的开头: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砸缸。
读完了才明白,这里的“砸缸”指典故“司马光砸缸”,教会学生砸缸,指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八)插叙法
叙述一件事,事件叙述到中途,突然借助某个缘由,插入另一件事,让读者带着一个放不下的故事、一个不知道的下文和结局的故事,读另一个故事,读者的心中始终有一份沉沉的牵挂。
(九)抑扬法
先从贬低、否定的角度,去刻画一个人,然后笔锋倒转,逐步透过人物外在的丑陋,扬起人物唯美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觉醒、发现。
(抑扬法本身就是一种写作手法)
联想
1、概念: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事物,即由此及彼,推物及人。
2、分类:
(一)相类联想。
指同类事物
(二)相似联想。
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间的质同联想。
(三)反向联想。
由事物间具须的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
这种相关的两性事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从去分明;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是非清醒。
(四)连锁联想。
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就是连锁联想。
(五)变形联想。
从原信息点出发,合想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又一种心理过程。
3、使用注意事项:第一点:是要抓住事物特征边看边想。
当我们掌握了事物的特征后,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它像什么,给人的感觉怎样?它使你想到了什么,使你产生什么回忆?
第二点:是要抓住重点,边写边想。
当我们准备写文章时,要考虑实物的特征,哪些内容运用联想能表达得更充实、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点:联想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与中心无关的联想写得再美,也不能使文章增色,相反,还有碍于文章中心的表达
4、作用:它能丰富文章内容,开拓作者思路,推动文章情节发展。
它可以不受时空局限,让思维纵横驰骋,可以连接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可以极大地发挥个体创造性,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塑造艺术形象。
想像
1、概念: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已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分类:
(一)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古籍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二)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的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它不同于再造想象。
例: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创造想象,而读者阅读了《阿Q正传》后,头脑中呈现出阿Q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了。
3、作用:
(一)有助于独创:想象是重新组合表象,以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这重新组合带有极大的自由性,因此有可能创造出独特性的形象。
(二)有助于开拓思路。
想象是对表象的改组,可以突破直接经验的限制,表现广阔的生活领域。
(三)有助于强化感情。
在写作中,感情与想象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感情唤起想象。
一个痛苦的人,他的想象往往会显出无限悲惨的画面;一个快乐的人,则往往会想象出异常美好的画面
(四)有助于增强形象性。
有时候,作者的感情特别强烈,只靠一般的描写不足于传达;或者所写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加以描写,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
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表象集中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能强烈地感染人。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通过作者的想象,抽象的不可触摸的时间形象,很自然地就会在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
4、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一)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联想,是大概;想象,较具体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篇11
一: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三: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四: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五: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六: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七: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八: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九: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
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