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文章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2022-10-21 09:0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使课堂成为学生人格成长的重要场所。于是,教师纷纷走出传统教学只见知识不见人、重知识技能训练轻人文道德培养的窠臼,在课堂上注重了人文内涵的挖掘,但现状却并不乐观。

现象一:品德教育成了一种抽象的说教灌输。经常在结课环节听到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感悟,教师总结课文的道德内涵。

现象二:品悟胜过一切。大量的感悟、延伸,讲道理,谈体会,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被抛到脑后,语文课成了“品德课”“政治课”。

……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正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该如何进行品德教育,使之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呢?

一、于感情朗读中渗透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它包含着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体现着作者的审美情趣、价值标准。这些情感意蕴,其实就是文章的人文内涵,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文字之中的情感并将之表达出来呢?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在体会文章语言精妙的同时就容易对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

《惊弓之鸟》一文中有许多对话,读好人物的对话便可以体会到更羸作为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本领所在。在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理解和读好人物的对话作为重点。当读到“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时,一位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意见,他认为这一句应该读出一种骄傲的语气,因为更羸竟然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和叫声中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是很令人骄傲的本事。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怎么办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同意这个看法吗?”学生有些茫然,我让学生回到课文中找找自己的理由。

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我认为不应该是骄傲。因为更羸是和魏王在一起,他怎么敢在大王面前骄傲呢?”有些道理,但这依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我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我让学生读句子,并联系生活想一想。不一会儿学生就明白了: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顆谦卑的心,正是他的虚心学习才让他成为了有名的能手。所以,更羸虽然本领高但也肯定不会是骄傲的。

此时,学生不仅读好了人物的对话,还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有一颗谦卑的心。但这个道理不是教师灌输进去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体会,在讨论如何更好地朗读课文中感悟到的。

二、于字词品析中体会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以语言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语文具有一种“形式理性化,内容感性化”的特点,即是我们常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就应该牢牢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字词句段的品析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讲述的是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民不注意环境保护,乱砍滥伐,最后村庄被洪水冲走的故事,教育人们要保护环境。但是这一主题,课文并没有以说理的方式出现,而是将道理蕴含在语言文字中。

课文第3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默默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想想你读出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来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着读着,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关注到了两个“不断”,读出了人们没有想要停止砍树;有的学生则关注到了“……”,表示人们还在砍树,土地继续裸露出来;还有的学生关注到了“一年年,一代代”这两个词,感受到了人们砍树的时间很久了。这时,我继续追问,引导学生想象森林被破坏后的情景:“是啊,人们大量地砍树,用树木盖房,做工具、家具,甚至是当柴烧了。同学们,你们真会读书。现在,请你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时,学生的情感被真正触动了,纷纷举手:“我仿佛看到了树木大批倒下,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湛蓝的天空变得灰蒙蒙……”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树木的作用、树木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憎恨,所有这些社会公德的教育,教师一句话都不用说,在不断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已经植入了学生的内心。

三、于语言实践中提高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运用祖国的文字。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当然,这样的运用并非离开文本单调、机械的练习,而是要将语言的练习和课文的丰富内涵结合起来,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因此,课堂上语言实践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时机。若指导得当,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定能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得以升华。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鹿种玫瑰花的故事告诉学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一阵微风吹来……”然后,我请学生扮演课文里的黄莺和微风,与教师扮演的小鹿进行了对话。在交际过程中,我故意问学生:“小黄莺,小微风,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呀?”学生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因为我们享受到了小鹿种的玫瑰花的美丽和芳香,所以迫不及待地要来感谢小鹿。”接着,我又加大了对话的难度:“还有谁也享受到了小鹿的玫瑰花?”我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植物与我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语言,还在运用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一点小贡献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道理。这样的感受是学生自己亲历的,是任何的“给予”都无法取代的。正因为是自己的亲历所得,才让道德情感更深入人心。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教育也需要这样的艺术。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牢牢把握语文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语文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并接受文本的价值取向,使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雨入水中,相融无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市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