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非在职党员日益增多、居住分散的问题,教育、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笔者根据当前社区的新形势、新任务和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特点,就如何加强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利用多种教育管理形式,充分发挥非在职党员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积极作用。
一、不断优化对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形式。针对小区内非在职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年龄普遍较大,个别非在职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不易于集中管理等特点,积极拓宽教育管理渠道,优化形式。
第一,通过关心促进管理,突出一个“情”。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非在职党员,用真心、动真情,为非在职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消除思想顾虑,使非在职党员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二,通过各种载体强化管理,突出一个“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组织棋牌、台球、乒乓球等文艺团体,使非在职党员的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喜闻乐见。以文体活动为依托,把居住分散的非在职党员聚集在一起,穿插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使非在职党员既陶冶情操,增添乐趣,又接受教育管理。
第三,创新方法抓教育,突出一个“变”。积极探索转变教育方法,改变理论灌输的模式,变“读报式”教育为引导式、讨论式。采用座谈会、学习讨论会、谈心活动、组织学习先进事迹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开展组织生活,同时结合优秀党员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来讲理想、讲奉献,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组织一些专家型的党员给非在职党员讲授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使离退休党员参加教育管理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效果不断增强。
二、积极为非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考虑到非在职党员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特点,以小型多样,易于组织的活动为主,给非在职党员一个发挥余热的舞台,实现老有所用、老有所为,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强化党组织功能,促进离退休党员本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组织非在职党员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我站利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非在职党员建立了民事调解组、便民服务组、关心下一代、义务巡逻等“志愿服务小组”,组织非在职党员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非在职党员关心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自觉性得到不断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党性观念和先进性意识得到强化。
第二,充分挖掘非在职党员的教育优势。非在职党员尤其是离退休党员,他们本身就是一本书,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优良的传统作风。鼓励离退休党员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组织离退休党员为年青党员和青少年作报告,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关心教育下一代和参与组织老年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成效显著。
第三,积极引导非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在关心下一代、维护小区稳定等方面,请非在职党员参与,对工作进行监督、协助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一些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中担当“党的政策宣传员、时事形势报告员、青少年教育辅导员、民事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巡逻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的作用。
三、建立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使非在职党员能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探索建立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在坚持党的有关制度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与离退休党员保持联系,建立了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生病探望离退休党员等制度。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行动不方便的离退休党员,采取电话询问、上门走访等方式,向他们及时通报党内生活情况,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和自身情况,保证党员与组织的密切联系,做到政治上关心、感情上贴心、生活上热心。
第二,建立健全监督评议机制。针对非在职党员角色转换,坚持因人、因地制宜,重点围绕牢记入党誓词、学党纪党规、听时事新闻、过组织生活、谈思想情况、管亲属子女、理邻里纠纷、做利民好事、树文明新风、当支部参谋等十个方面对离退休党员进行监督评议,使离退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永葆先进性。
第三,建立健全表彰机制。尊重非在职党员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追求,运用榜样激励方法,社区、管理站定期表彰一批党性观念强,作用发挥好的非在职党员,运用典型、榜样的教育功能,对其他非在职党员起到激励和感召的作用,从而激发广大非在职党员的光荣感、荣誉感、责任感,启发、影响、带动广大非在职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通过加强非在职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广大非在职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关心下一代、维护小区治安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较好地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第九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