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不小成果。当前,对照新时代、新坐标、新期待,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呈现“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积弊。那么,究竟该如何根治这一现象,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如若这个风向标不彻底改变,其他所有教育改革终将事倍功半。
“德育”过于枯燥单一。从早些年传唱的“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起炸药包”,到近来作业本上悄然出现的“人生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等“潮人语录”,校园童谣折射出当前校园价值导向和道德教育现状。当前学校思政课上学生昏昏欲睡,抬头率低,就折射出“德育”的尴尬冷清境遇。
“智育”偏重追求分数。学校智育沦为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卷面轻操作,重结果轻过程。学校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完全为了应付考试。学校普遍以为成绩好、分数高就能代表一切。知识教育越跑越快、越跑越累,忘了从哪里出发。学校教育刻意追求分数,繁重的课业负担,严苛的老师、家长,把学生当成了记忆存储器。
“体育”缺乏相应强度。张伯苓说过,“体育发达,非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连续多年下滑,很多孩子“身无缚鸡之力”。一眼望去,教室里坐的都是“小胖墩”“小眼镜”,许多男生无法完成一个引体向上,有的甚至两手都握不住单杠。体育课上成游戏课、安全课,缺乏锻炼强度,未成年人肥胖率、近视率多发高发,呈低龄化。教育部统计显示,全国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30万人。
“美育”流于形式。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但是现实中,美育课程往往没有得到落实,学生艺术素养偏低。
“劳育”基本缺位。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据媒体报道,某所小学二年级有个班三分之一学生不会系鞋带,四年级一个班一半以上学生平时不做家务。
当前,我国学生小学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学混,玩耍的年龄被逼学习,学习的年龄只想玩耍;欧美国家小学玩、中学混、高中学、大学拼,玩耍的年龄就玩耍,学习的年龄才学习。对此,亟需进一步改革我国德智体美劳教育评价体系。
创新德育形式和内容。德育犹如人一日三餐之盐,必不可少,但是盐不能直接食用,必须将其化于无形,融入食材中,制作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食物,这样学生才食之有味,乐于吸收。要创新德育形式,改变空洞说教,增强德育的体验性、实践性、现实性,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直气壮抓好思政课建设,让核心价值观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
改革智育评价方式。应该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例如,思想品德、历史课可以实行开卷考,物理化学应实行实验操作考,外语进行听说测试,开展跨学科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完成考试,以考试带动学习的变革。
强化学校体育。要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不得随意停体育课,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培育特色学校体育项目,使每个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加强体育师资建设,扩大学生参加校园体育赛事的比例。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监测,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学校和地区问责。
创新学校美育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有条件的地区中小学可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要结合地方文化传统,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加强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培训建设力度,保障教师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大力加强劳育。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推动建立勞动实践教育体系,积极开发家政、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家庭作业中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