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类型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文章内容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类型研究

2022-11-01 09:48: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面向工农群众,为实现革命斗争胜利和发展根据地服务。为完成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任务,依据不同的职业群体的工作生活方式,将川陕根据地的教育分为红军教育、地方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基础教育四大类。它们灵活多样,因时制宜,立足于群众和革命的特点,为当时宣传党和苏维埃,支援红军,巩固根据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希望为当前革命老区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类型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面对国民党围剿,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主力为保存力量,一路向西,在四川东北与陕南地区建立起来的根据地。鼎盛时期东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到渠县,北至陕南,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余万人,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统辖下屹立在川陕边区的一个辽阔强大的革命根据地,其苏区版图仅次于中央苏区,成为全国第二大区。[1]教育伴随着根据地的巩固而不断发展。由于战争频繁和敌方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的物质条件较差,但依据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方式,针对性的采取分类教学,将红军、政府、群众中的大人孩子都纳入教育体系中,为革命做出积极贡献。

1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政策和组织管理

1932年12月,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作为指导川陕省各项工作的根本大法,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阶级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力,积极的引导他们参加政治的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这从根本上规定了川陕苏区教育的性质,保障了工农群众的受教育权。

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群众的基本权利只是第一步,受教育权的实现必须结合川陕区的实际。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和第二次党代会的文件中,都着重强调了“扩大川陕苏区,消灭四周敌人”,“争取苏维埃政权在西北一省数省首先胜利”[2]这一中心任务。在其指导下,重点发展社会教育,尤其是对青年群众的教育;通过学校和训练班等,积极发展干部教育和红军教育;各地设立了列宁小学,保证了基础教育的实施。另外,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还制订了《优待专门人才暂行条例》,对专门人才的工作要求和成果、薪金及子女家属的生活优待等进行说明,以争取知识分子为文化教育事业服务。

川陕省教育的组织管理主要依托于它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巡查制度。苏维埃政府在省、县、区均设置了文化教育委员会(简称文教委会)进行管理。省的文教委会下设三局:学校教育局、社会文化局和国家出版局,分别负责各级各类学校事务,识字班、俱乐部等社会文化机构事务,以及出版业务。县文教委会负责举办高级列宁学校,审查各区教师资质和文化教育的成绩以及领导俱乐部等;区文教委会则主要是举办初级列宁小学,审查各乡教师和文化教育成绩,领导俱乐部,设立布告处等。乡村设文教委员(不脱产),主要负责办理初级列宁小学,设立红场,进行识字、读报、体育等文教活动,张贴和解释布告标语等。

2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类型

教育类型是基于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形式对教育实践所做的划分。学者对川陕区的教育类型多有探讨。王炳照等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中华民国卷(下)》中将根据地的教育体系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普通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并认为三者的关系为: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和普通教育;赖志奎在《苏区教育史》中将川陕区的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干部与部队教育以及普通教育。在前人的基础上,立足于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方式,将川陕苏区的教育划分为红军教育、地方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基础教育。

(一)红军教育

红军教育分为红军战士教育和红军干部教育。面对地方军阀的反复围剿,保存实力并不断发展扩大红军是战争的必要结果。苏维埃社会全民皆兵,但想要完成群众到战士,优秀战士到领导干部的转化,就需要日常训练教育以及专门学校培养来引导。

合格红军战士“要有阶级自觉和深刻的政治认识,深湛的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学习无产阶级的一切聪明”,“勇于牺牲,吃苦耐劳”,[3]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纪律观念,有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志气。依据上述要求,其教育内容从政治、军事和文化三方面进行,政治和军事方面是重点。政治教育主要包括红军的任务和宗旨、纪律、革命信念和政治常识等内容;军事教育主要是基本的武术、武器训练以及战斗知识,甚至在火线上,官兵互教、兵兵互教也是常见的;文化教育,特别是识字教育,从每天认识三五个字做起,通过联队竞赛,鼓励战士们识字、读报和讨论文件。

红军干部教育在苏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除了日常在职培训之外,还设立了相应的学校进行培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就是在第二次黨员代表大会后筹建的。属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后与红军大学合并。学员大多是工农出身的青年群众。先后招收了两期,共400多人。彭杨学校致力于培养红军和地方武装中的基层骨干和军事政治人才。学制为半年到一年。每期编为军事队和政治队进行教学和训练,二者的教学内容均涉及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但各有侧重。红军大学,亦属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与彭杨学校合并后吸收了近千名青年入学。红军大学意在培养高级军事政治干部。校内分设高级班、初级班、政治班、特种兵器班、教导队。学制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学员从师团营级干部到青年学员,一边学习一边总结入川战斗经验。陈昌浩、徐向前等领导人在红军大学讲过课或做过报告。

红色卫生学校由医护人员训练班扩建。招收学员的要求和彭杨学校类似,目的在于培养红色医务干部。学校分设西医班、中医班、看护班。每班40人。学习期限为3个月。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业务课,其中基础课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教育内容,业务课按班级分为西医的业务课和中医的专业课。

(二)地方干部教育

地方干部教育出现于根据地扩大之后,早期红军抽调人员到地区工作的形式无法满足新辖区的需要,自行培养人才,带领群众完成土地改革等相应工作提上日程。地方干部教育主要有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种形式。在职干部教育表现为在岗实践学习和短期的培训班。前者包括举行理论讨论会、支部会议等形式,后者则由需要的部门机构自行培训。

1933年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着重研究了组织问题,提出要开办党校、苏维埃学校和各种干部训练班。会后,就着手组建并开办招生。位于通江的中共川陕省委党校,主要培养县委和区委的干部。校内分设高级班、初级班、专业班。由县委保送的学员按军事编制进行管理和教学。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革命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军事文化知识等,尤其强调马列理论的学习。苏维埃学校,在通江县和巴中县各开办了一所,主要为地方培养基层干部。学员由乡村苏维埃选送,管理和教学形式同省委党校。课程设置为政治课和文化课,其中政治课主要学习政策法令,文化课主要是识字教育。学习期限为半年,学员毕业后大多数去做地方工作。

(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主要针对苏区的青年农工,采取了半工半读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文化政治水平。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识字教育和军事训练。通过工余学校、农民夜校、识字班、阅报室、俱乐部、红场等,宣传苏维埃的政策方针和活动。值得一提的还有戏剧教育和石刻标语。戏剧教育借鉴川陕区的传统戏曲,对其进行改编和创造,内容涵盖了苏区民众的生活、拥军和土改等多个方面,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川陕苏区特有的石刻标语,既配合了苏区工作的开展,又随时随地巩固了文化政治教育的成果。

推动教育工作的进程中,根据地的革命组织,诸如共青团、少先队和童子团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各乡村要多组织读报班、识字班及成立青年俱乐部,到处成立列宁小学,提倡革命的戏剧、歌舞和蓝衫团,来做广泛的宣传工作” [4]。

(四)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实现建立在各行政区小学的设立。县设立高级列宁小学,各区乡则设立初级列宁小学,有的村设立读书班和识字班。川陕苏区只有一所工农中学,设立在通江县苦草坝。除此之外,在巴中县和清江县还设有和列宁学校类似的贫民学校,其学员主要为贫农子弟,由学校提供教材和学习用具以及伙食。

中小学的课程大致分为政治、军事、生产、文化四类。除了理论学习,还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早晚进行军事训练。学校内成立共青团和童子军组织。教员由红军和地方干部、战士和识字的共青团员组成。教员的薪水支付根据当地情况:村里的教员由村苏苏维埃提供伙食,代耕土地;乡、区学校教员由政府发放薪水。

上述各种教育为推进革命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动员参军为例。红军从入川时的一万四千多人,在不到兩年的时间内,扩大到八万人左右。教育宣传绝对功不可没。此外,群众拥军也很普遍,他们成立了宣传队、运输队、救护队等参战组织,来满足红军的需求。特别是川陕苏区的妇女,担当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参加了生产突击队、代耕队,为川陕苏区的巩固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各种教育形式也提升了该地区民众的文化素质,使部分民众脱离了文盲群体。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据统计仅在南江、长赤两县,业余学校和识字班设有千余处,参加学习的有两万多人。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川陕苏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左”的错误在文化教育工作中表现为机械地将苏区的教育同共产主义的教育划等号,使苏区的教育工作受到了影响。

3 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类型的思考

(一)特点

考虑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物质环境和建设需要,多样的办学形式成为亮点。在确立了劳苦群众受教育权的基础上,各级苏维埃政府和群众革命组织在根据地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教育网络:儿童实行基础教育,工农实行群众教育,文盲实行扫盲教育,妇女实行妇女教育,军人有军事教育,干部实行干部教育。同时,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军事教育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红军大学和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主要是有经验的红军战士和军官,在战斗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讨论理论知识。

文化教育作为推动革命和巩固根据地的一部分,革命性和群众性同其他根据地是一致的,表现为教育凸显其宣传作用,教学以革命为中心,着力推动革命斗争的进行;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群众的需求,支持群众办学等等。

但是,在川陕苏区这种以战争为主导的氛围与环境下,对生存的要求,亦是此地所有教育类型的中心特点。纵观川陕苏区的历史发展,军事斗争一直是川陕区的主题。1933年长达5个月的反三路围攻,1933年到1934年近1年的反六路围攻,1935年的“川陕会剿”和对中央红军的策应,又进行了陕南战役和强渡嘉陵江战役等等,根据地内普遍的军事化是应对战争的必然反应。群众方面,动员每一个群众,号召全体群众为保护自己的土地成果而战斗;干部方面,“县、区一级工作人员必须学会瞄准、测量距离、保存枪枝、核枪、装退子弹、扳机、使用标尺、利用地形”[6]。

(二)借鉴意义

川陕苏区教育的种种已成为历史的一个片段,但时至今日对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意义。而现在,革命老区滞后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硬骨头”。如何摆脱贫困地区的标签,文化教育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又该如何发挥作用?以史为鉴,川陕苏区时期的文化教育建设主要通过影响群众,提高群众和干部的技能达到支持革命战争,维护根据地的效果。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它的成人教育格外强调实用和时效,即培养之后可以马上工作;贫乏的物质条件,也使川陕区的教育真的做到了群众教育群众办,民众的参与程度极高。当然这里也不乏中共和群众组织的积极引导,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教活动确实能引起群众兴趣和切合民众需求的缘故。

当今,和平稳定时代的文化教育建设要发挥作用,依然通过对人的影响来改变社会,但更多表现为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来促进区域的发展。现在的成人教育在强调实用和时效的同时,对科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凸显。文化教育的内容是否能契合群众的需要,为群众带来切实的益处;文化教育的形式是否能保持群众的兴趣并提高文教活动的参与度,可以一定程度上衡量成人教育工作的实效。

那么革命老区要发展经济,在文化教育方面,可以借鉴苏区时期“工作应绝对深入到乡村中去,到群众中去”[5] 这一经验。堅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普通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拒绝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短期培训班、成人学校、网络远程等既有形式的基础上,创造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教育形式。引导群众参与,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风尚,既可以杜绝不良风气,又可以培养一种自治的能力。

目前制约老区振兴的因素还有人才稀缺和流失。在川陕苏区时期,根据地的建设也面对着类似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吸收人才,通过《优待专门人才暂行条例》来保障专门人才的待遇;在于培养人才,通过建立干部学校来培养满足根据地需要的人才。对于川陕老区当前的人才问题,除了对专门人才给予政策福利之外,积极寻求同高校和社会的合作,在吸引人才之余,大力培养当地群众才是解决之道。

注释

[1]余伯流.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与张国焘的功过评说——纪念川陕苏区创建8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13(03):114.

[2]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上册)[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41,90.

[3]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21:330.

[4]安晓军.川陕的社会教育[D].2015:14.

[5]四川人民出版社.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18.

[6]四川人民出版社.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72.

参考文献

[1]余伯流.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与张国焘的功过评说——纪念川陕苏区创建8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13(03):113-119.

[2]陈雪涛.川陕苏区的妇女解放与妇女歌谣[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4):19-24.

[3]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上册)[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4]四川人民出版社.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5]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21.

[6]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编.川陕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资料选编(内部出版)[M],1980.

[7]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委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8]熊华主编.川陕苏区历史研究论文集锦[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耿旭(1992—),女,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