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6篇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市2。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市2。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按照省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
的家庭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确保守住防止返贫底线。(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2.建立返贫致贫帮扶机制。建立防贫工作机制,通过发展
产业、实现就业、组织劳务输出、开发临时性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帮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产生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
(二)加大精准帮扶力度
3.实施重点帮扶工程。将东郭街道、石新镇、羊圈子镇确
定为重点帮扶镇街,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服务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4.实施精准帮扶工程。落实好产业、就业、教育、健康、
兜底等帮扶措施,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联)
(三)做好工作衔接
5.完善体制机制。按照国家及省乡村振兴局“三定”方案
要求,做好市、县(区)乡村振兴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牵
头单位:市委编办、市乡村振兴局)(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
6.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推动构建资产家底清晰、产权权属明晰、类型界定科学、
管护主体职责明确、运行管理规范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牵
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7.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
资
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按照规定处置扶贫资产,及时盘活长期闲置、效益差扶贫资产。(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二、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五)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8.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2021年全
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1.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23.4亿斤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9.落实好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产粮大县支持政策,扎实
推进粮油作物各项保险,贯彻落实好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牵头单位:市
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10.遏制耕地“非农化”。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
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11.防止耕地“非粮化”。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213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169万亩以上。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
12.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健全管护机制,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9.96万亩。(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3.加强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数量认定、质量评定,加强耕地保护执法监督。(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七)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14.保护农业种质资源。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落实好全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任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5.研发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支持**大米产业联盟企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陈温福院士团队、省盐碱地研究所、**北
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育种单位合作,研发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推进我市育种企业与沈阳农业大学、省盐碱地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研发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16.开展河蟹养殖技术攻关。建设国家河蟹种质资源场和
国家河蟹种质基因库项目,支持**河蟹产业联盟企业开展河蟹新品种选育、病害防控联合攻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八)加大技术集成推广服务
17.制定主导产业标准。抓好**大米、**河蟹两大主导产业标准制定实施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18.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开展亚美柯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推广,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2021年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3万亩。(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9.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加大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需机具补贴
力度,2021年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20.加强粮食储备。优化地方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2021年口粮品种数量比例达到70%,持续实施“优质粮食工
程”。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提高储粮技术水平,减少粮食损耗浪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三、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九)推进农业高质高效
21.做大做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基地+农户”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取得更大实效,加大土地资
源整合力度,推广优质稻蟹品种,打造“十大庄,品,牌,2021年联盟企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2.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安全,2021年设施蔬菜产量稳定在**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2万吨,**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5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
证,加大**大米、**河蟹、**碱地柿子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假冒侵权行为打击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对农产品全链条全过程监测,依法打击损害农产品、食品安全行为。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4.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围绕粮油、畜禽、
水产、果蔬、饲料等五大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副产品加工项
目投资,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21年底,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2%o(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5.加快东北粮食集散中心和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做
大粮食精深加工及中转规模,提高粮食加工能力、储备应急能力和物流效率,打造“北粮南运”重要枢纽。(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6.加快高升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集聚区集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十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27.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县、**区农村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引领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8.向上争取政策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全国“一村一品”
示范村、乡村产业强镇项目,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9.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好“红海滩+”“生态+”
等模式,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特色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商务局)
30.发挥乡村振兴产业园作用。推进展示区棚户区改造征
收工作,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产业区项目承载能力和展示区整体形象。举办各类展会及活动,开展招引资工作,引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牵头单位:**区政府)
31.做好乡博会筹备工作。对博览会场馆进行整修,整治
周边环境,高标准完成第三届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招展布展等各项筹备工作,搭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牵头单位:**区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十二)加强品牌和市场建设
32.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
大湾区市场,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交会、第十二届**国际农业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宣传推介**大米、**品牌。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33.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
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支持发展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34.做好**大米、**河蟹市场营销。加强产业联盟企业与
首农集团、北京新发地市场、中石油销售公司合作,发挥“神州沃粮・**大米”“蟹稻家”**河蟹冠名高铁经济效应,开展**大米、**河蟹中高端市场营销。(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5.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放大**大米《中欧地理标
志协定》产品的品牌效应,组织开展广告营销、展会营销、线上营销,提高**大米、**河蟹品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十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36.提升农业主导产业技术水平。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创新研究稳定支持机制,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21
年,重点支持水稻种植、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
科技示范项目5个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37.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星创天地建设,发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1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38.发挥科技支农作用。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培育,加大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力度,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牵头单
位:市科技局)39.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对接省级科技特派
团,争取更多的省级特派团来盘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产
品研发、成果推广、技能培训等工作。2021年,争取来盘省级特派团3个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四、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十四)开展村庄规划和规范村庄撤并
40.编制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41.加强乡村文化保护。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
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牵头单位:市文旅广电局)
42.严格规范村庄撤并。落实《**省关于严格规范村庄撤
并具体工作措施》精神,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工作,坚决防止盲目撤并村庄等现象发生。(牵头单位:市委农办)
(十五)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43.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管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2021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159公里,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151公里。推行“路长制”,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力度。(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
44.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农村饮水水源替代工程,加强水质检测能力。2021年,加强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供水**应急支线输水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市水务集团)45.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
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节水改造。2021年,完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年度任务,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46.提升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加强农村电网建设,2021年
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47%o(牵头单位:国网**供电公司)
47.保障农村燃气安全。加强农村燃气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十六)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
48.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推进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
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物联网建设,促进大田农业生产和农业全产业链应用的农业大数据发展,着力推动发展精准农业及智慧农业,与联通公司合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49.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创建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完善
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十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50.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推进农村改厕工程收尾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51.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处理,抓好**市固废综合处理园区建设,2021年全市行政村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全覆盖。(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农村小污设施工程验收,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做到及时排查、及时治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53.建全运维管护机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
和农村户厕等运维管护机制,提高村内道路、边沟、路灯等基
础设施管理养护专业化水平。(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54.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和美丽庭院创建,2021年建设美丽宜居村101个、园林新村24个、农村植树23万株。(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湿局、市妇联)55.提升农村房屋建设质量。推广农村建筑图集,开展农村房屋建设试点示范,支持新建一批宜居型示范农房。(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十八)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56.夯实农村教育发展。多渠道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继续加强镇街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努力实现集团(联盟)成员学校数量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数量的80%。(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57.培育乡村专业人才。加大涉农专业、养老服务、乡村
旅游等职业教育建设力度,组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及人才状况调研。(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58.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快医联体和县域紧密型医
体建设,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镇街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59.建全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就业帮扶长效
机制,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0.完善城乡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
61.提高社会救助标准。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幅度不低于4%,提高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62.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
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一批示范性村级公益性公墓。(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妇联'市残联)
(十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63.加强水土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地
下水保护与超采治理。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强
化河湖长制。(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体建设,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镇街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59.建全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0.完善城乡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
61.提高社会救助标准。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幅度不低于4%,提高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62.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
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一批示范性村级公益性公墓。(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妇联'市残联)
(十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63.加强水土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地
下水保护与超采治理。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强化河湖长制。(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70.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推广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
典型经验,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专项整治。抵制土葬“回潮”,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
71.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牵头单位:市文旅广电局)
(二十一)强化和改进乡村治理
72.推动农村共享共治。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建立农村社区协商事项清单制度,围绕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确定协商议题,通过村民协商维护群众利益。(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
73.加强农村智慧治理。贯彻落实“党建引领、智慧治理”1+N系列方案,开展好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牵
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营商局)
74.有效化解信访案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完善信访制度和调解联动机制,有效化解一批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牵头单位:市委市政府信访局)
75.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各级社会
治理综合服务规范化建设和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利用
“村民评理说事点”工作平台和网格员、调解员、辅警等力量,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加强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力度,有效预防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
76.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继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活动,推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不断提升村民法律素质。(牵头单位:市司法局)
77.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
化机制,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各种涉农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非法宗教活动。进一步完善“一村一辅警”配备机制,加强乡村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民宗局)
五、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二十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78.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
切入点,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培育支柱产业,承接适宜产业转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79.加大特色小镇发展。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促
进产城融合,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80.加大刚需住房保障。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
民化,统筹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等条件,增加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供给。(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81,加快**县西部镇街振兴发展。努力破解**县西部镇街
区域发展难题,推动生态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油地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委农办)
(二十三)强化县镇为农服务功能
82.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公共服
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把镇街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83.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扎实开展**县羊圈
子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以全域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84.实施“一网通办”。推进“一网通办”工作,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市营商局)
(二十四)全面促进农村消费
85.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
合示范,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田头小型仓储保鲜等冷链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县镇村三级乡村物流体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商
贸物流服务中心)
86.加快发展镇街生活服务。支持和引导建设立足乡村、
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提供购物、餐饮、休闲、旧物回收等各种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二十五)强化发展要素投入保障
87.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把农业农村作
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十四五”末期全市土地
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委农办)
88.强化金融支农服务。加大对农业产业信贷的担保支持
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围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放中长期信贷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投放,优化对农民创业活动金融服务。(牵头单位:市金融发展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
89.加快金融支农改革创新。深化农信机构改革,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加强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牵头单位:市金融发展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
90.保障乡村发展用地。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证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用地。
探索规划“留白”机制,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乡村文旅设施及新产业、新业态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91.创新农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组建“清华学子下基层”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队,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引导各县区围绕乡村发展需求组建“专家服务团”,解决基层技术难题。(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92.加强农村人才培育。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培育高
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实施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
六、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二十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93.加强宅基地管理。按照“查缺补漏”的原则,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统计调查。(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94.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落实好国家及省关于实施农
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各项制度,扩大国有农场居民点住房用地改革试点范围,盘活闲置住房和存量建设用地。(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二十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95.提高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回头看”,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基础。(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96.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源资
产必须通过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公开流转交易,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97.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深化扶持壮大村集体(分场)经济,积极向上争取2021年扶持壮大村级集体(分场)经济奖补资金,加强对2019年以来全省扶持村(分场)集体经济项目跟踪指导。(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十八)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98.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动作用。继续开展市、县示
范家庭农场评选工作,争创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加强市级示范
家庭农场监测,2021年新增认定家庭农场25家。(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99.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进**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省级试点工作,2021年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5家。(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十九)统筹农村其他改革
100.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深化农垦改革,加强国有农场土
地管理。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抓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林湿局'市供销社)
101.依法严格渔船管控。按规定对全市渔船全部安装船载
终端设备,将渔业重点镇村和重点渔港纳入全省渔港监控管理系统。(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02.强化农业防灾减灾防疫工作。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动物防疫工作,确保防灾减灾防疫成效。(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
(三十)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103.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产业联盟企业和各类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促进增效增收。(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04.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
造具有健全标准体系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七'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三十一)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105.完善乡村振兴工作制度。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
市、县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都要确定联系点,由市联系镇、县联系村,制定方案并抓好落实。(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106.加强乡村振兴培训。综合运用集中授课、专题研讨、
现场教学、典型示范、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方法,开展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培训,提升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能力。(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三十二)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
107.强化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围绕“五大振兴”任务设立
由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领导的乡村振兴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推动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牵头单位:市委农办)
108.加强党委农办机构建设。加强全市各级党委农村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委编办)
(三十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9.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
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步推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
110.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点带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in.推进村务公开。加强村务公开建设,健全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实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村级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112.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政策。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严
格执行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两项合计每村每
年不低于11万元标准,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不低于我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
(三十四)实施乡村振兴考核评价
113.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对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把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
兴考核。(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委组织部)
114.强化乡村振兴督查。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对各县区
开展乡村振兴督查,推动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牵头单位:市委
农办)115.营造乡村振兴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乡村振
兴宣传,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市
委宣传部)
篇二: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项目扶贫管理工作规划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项目扶贫管理工作规划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x月xx日,为适应新形势、新工作和新要求,xx县扶贫开发办正式更名为xx县乡村振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项目扶贫管理工作规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x月xx日,为适应新形势、新工作和新要求,xx县扶贫开发办正式更名为xx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县委又组建了县委乡村振兴办,与县乡村振兴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年初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州、县各级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狠抓乡村振兴统筹督查指导、职能职责推进、驻村帮扶等各类业务,构建巩固提升长效机制,有效的拓展全县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工作统筹调度,督查指导乡村振兴
1、抓好统筹调度。组织召开统筹、协调、调度、推进相关会议xx次,发文xx个,有效统筹全县各行业部门、后盾单位、乡镇、村(社区)、工作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完成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州级实地考核工作。
2、加强业务督查。今年以来,共收到省级交办问题x件,州级交办问题xxx个(其中县级层面xx个问题、乡镇层面xx个问题、村级层面xx个问题、
1/4
户级层面xx个问题),主要涉及饮水安全管护、产业扶持、易返贫致贫风险、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使用、村集体经济、控辍保学等内容,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3、开展业务指导。制定《xx县xxxx年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与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成立业务指导组,对各乡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多批次、多层次指导,有效解决乡镇干部业务不熟、任务不清、执行不力的问题。
(二)严格履行职能职责,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1、大力开展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一是抓实防贫动态监测。出台下发《xx县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实施方案》、《xx县关于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试行)》、《xx县防返贫致贫风险专项救助保障资金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监测对象的纳入程序和标准,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排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按程序纳入,对符合风险消除条件的按程序标注消除风险,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xxxx年共纳入监测对象xxx户xxxx人,其中x户xx人已达到风险消除标准,xx月已完成风险消除程序,当前系统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xxx户xxxx人。二是强化落实针对帮扶。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农户,召集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召开一事一议会议,确定特殊帮扶措施。xxxx年x次共计对xxx户xxxx人采取了帮扶措施,涉及帮扶资金xxx.xx万元,分别是医疗救助xxx户xxx人,帮扶资金xxx.xx万元;临时救助xx户xxx人,帮扶资金xx.xx万元;教育资助xx户xxx人,帮扶资金xx.xx万元;推荐就业xx人,安排公益性岗位xx人;纳入低保兜底xxx户xxx人,其中整户低保xxx户xxx人,单人低保xx户xxx人,整户兜底xx户xx人,纳入五保x户x人;防贫救助资金x.x万元,做到应帮尽帮,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三是抓好档案收集归档。严格按照省里要求,出台我县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目录,采取分散收集、集中整理的方式,组织各乡镇在县档案馆五楼会议室集中分类整理进馆。截至x月xx日,已全部移交完成。四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为了提高
2/4
各乡镇乡村振兴专干的业务能力水平,通过采取集中轮训的方式,组织各乡镇业务专干分批次集中到县振兴办跟班轮训一个星期,对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等乡村振兴相关业务工作逐一培训,并组织考试,结果作为年终各乡镇考核打分重要依据。五是抓好问题数据核实修改。根据上级提供的问题数据规则,自行比对下发问题数据共xxxx条。共累计收到上级下发问题数据xxxxx条,其中:一级xxxx条,二级xxxx条,三级xxxx条,四级xxxxx条(其中核实不修改xxxx条),非正式规则xxxx条。截至目前,已全部核实修改到位。
2、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省里下发的《关于做好全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工作的通知》文件部署,先后组织扶贫、发改、财政、教育、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学习,并整合精干力量按照脱贫攻坚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完成了县级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3、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一是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全县统筹项目xxx个资金x.xx亿元,到位未纳入统筹整合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补助资金x.xx亿元,下达项目计划xxx个,资金x.xx亿元。二是大力开展项目库建设。按照省、州要求建好xxxx年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xxxx个,涉及资金xx.xx亿元,同时已建立好xxxx年项目库,涉及项目xxx个,x.xx亿元,两年项目库已全部录入系统。三是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向州乡村振兴局填报了《x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储备项目表》,共申报建设项目xx个,涉及资金xxx亿元,争取统一纳入到省级规划协同推进实施范畴。
4、抓实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制定下发《xx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实施细则》、《xx县扶贫资产清查工作方案》、《xx县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实施方案》和《xx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制度》等工作文件,召开了县、乡、村三级清产培训工作,同时抽派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农经站等部门人员为扶贫资产清查业务指导监督小组,指导全县的乡镇、村的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清查登记工作。截止目前,清查登记扶贫资产xxxx个,涉及资产xx.xx
3/4
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x.xx亿元,公益性资产xx.xx亿元,到户类资产xx.xx亿元。已确权xx.xx亿元,其中到户xx.xx亿元,到村xx.xx亿元,国有资产x.xx亿;已建立总台账和分类台账,已制定资产收益分配方案和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人、管护经费有保障。
5、做好重点帮扶村工作。根据省里文件精神,坚持三多、三少、一加强的基本原则,对标一个不低于、两个不高于限制要求,按照乡镇申报、县级审定、省市备案的认定程序,及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进行摸排和认定。全县确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为xx个,其中脱贫村xx个,非贫困村xx个。
(三)倾力落实四个不摘,推进政策有效衔接
4/4
篇三: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要解决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把我国农村从整体上的欠发达状态推向较发达状态,系统解决“三农”问题。
一、*县实施乡村振兴的做法和成效。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年*月*日,*县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并组建党w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全县共开发*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个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就业。*年以来,*县共开展*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工作,共纳入监测*户*人,其中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有*户*人,已消除风险的监测户有*户*人。全县*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建设工作,打造就业一条街,提供近*个就业岗位。不断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设施完善型村庄图纸会审*个,开工建设精品型村庄*个;加快推进合那高速沿线(*段)乡村风貌改造,黎亮村小罡屯、大罡屯和布堪屯*个试点村庄均进入立面施工;开展“三清三拆”环境卫生整治自然屯*多个,通过基本整治型村庄验收*个。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全县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村屯*多个。
三是产业转型成效明显。着力打造优质稻、辣椒、鸡、牛、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抓好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平台和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指天椒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建立了*指天椒种植、加工及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目前辣椒种植面积年稳定在*万亩以上,全县规模种植基地*个,规模以上辣椒酱加工企业*家。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总产量累计达*万吨。精心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创建各级农业示范区*个。引进四野、华昊、幸福生态等龙头企业*家,建成牛养殖小区*个,规模养羊场*个。兴宏牲畜交易市场、牛屠宰场投入运营,*县驮堪中禾恒瑞蔗叶养牛产业扶贫项目等落成,县域特色肉牛产业链不断壮大发展。
二、*县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产业发展受制约。全县多山地,耕地较少,种养殖方面很难形成产业发展规模化,在数量规模上没有优势,产业集群氛围不浓。
(二)经济稳增长压力大。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很严峻,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大,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同比下滑,批发业商品零售、住宿、餐饮、商品房销售等大幅下降,相关行业增长后劲乏力,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大。
(三)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瓶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普遍存在项目资金缺乏、用地难的问题。新增项目减少,投资增速不断回落;工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企业融资难,投资持续大幅度下滑。
三、*县实施乡村振兴思路和举措
(一)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分类做好帮扶政策的延续、调整、优化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户一薪”等后续帮扶政策落到实处。推动驻村帮扶机制转向乡村振兴。深入开展粤桂协作,加快粤桂项目落地。发挥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新政策优势,用好用足各方面政策倾斜。
(二)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支撑。加快建成区域性肉牛交易屠宰中心,推动*好牛缘洞宁牧场建成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推动中禾恒瑞建成国内最大安格斯母牛繁育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奶肉两用羊养殖,加快山羊奶项目建成落地。打造富硒米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着力打造提升*指天椒、*土鸡等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积极推广桑蚕、坚果、茶叶、油茶、八角、中药材等种植,打造一批特色富农产业,助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把改善农村环境条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严格农房建设管控,落实“一户一宅”政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风貌提升五年行动,推进“三型”村庄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县域交界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补齐农村短板。加大集镇规划建设,探索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县乡功能衔接互补。
(四)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培优育强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的利益连接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牲畜活体质押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新机制,鼓励农业人才领办创办集体经济项目。
五)把创新农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大榕树家教课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丧葬文化,整治婚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一约四会”制度。
篇四: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方案示例
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方案示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为扎实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下简称重点帮扶村)工作,增强重点帮扶村内生发展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稳中求进、有序推进,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结合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建立重点帮扶村一支帮扶队伍、一套帮扶方案、一批帮扶项目的帮扶机制,健全一个帮扶政策、一个考核目标体系、一个考核督查机制的推进机制,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主要目标。五年内,全区重点帮扶村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短板弱项有效补齐。到xxxx年底,全面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全面摸清发展短板。到xxxx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本实现,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有效
补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县域内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到xxxx年,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建一批省级、市级重点帮扶优秀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2.乡村产业持续发展。到xxxx年底,完成产业规划方案编制。到xxxx年,每村培育形成x个主导产业和x个以上特色优势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x万元以上,群众就业帮扶取得明显成效。到xxxx年,高标准农田占比明显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xx万元以上。
3.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xxxx年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厕所普及率持续提升。到xxxx年,全面完成重点帮扶村规划,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大幅提高。到xxxx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xx%以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xx%以上,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4乡风文明明显提升。到xxxx年底,村规民约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到xxxx年,文化院坝等阵地全面建成,婚丧大操大办、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得到有效遏制。到xxxx年,所有重点帮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建成,成功创建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基本形成。
5.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到xxxx年底,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健全。到
xxxx年,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全面推行,综合服务设施全面建成,村级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能力显著提升。到xxxx年,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三)资金保障。过渡期内,即xxxx-xxxx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每年不低于xx%用于重点帮扶村,支持发展产业,解决基础设施突出短板,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重点帮扶村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重点支持基础设施补短和乡村产业发展。继续发挥再贷款作用,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支持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通过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二、重点帮扶村基本情况我区重点帮扶村x个,分别是镇村、镇xx村、镇村、镇村、镇村、镇村。(一)镇村。两项改革合并村,原市级贫困村,总户数xxxx户xxxx人,xx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耕地xxxx亩,林地xxx.x亩,主要产业种养殖,特色产业鱼养殖。(二)镇村。两项改革合并村,原市级贫困村,总户数xxx户xxxx人,xx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x.xx万元,耕地xxxx亩,林地xxxx亩,主要产业水
稻、油菜、青花椒,特色产业青花椒。(三)镇村。两项改革合并村,总户数xxx户xxxx人,xxxx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耕地xxxx亩,林地xxxx亩,主要产业青花椒、大樱桃、芍药、金丝皇菊、柑橘,特色产业青花椒、大樱桃。
(四)镇村。总户数xxx户xxxx人,xx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xx.x万元,耕地xxxx亩,林地xx亩,主要产业水稻制种、油菜制种、养猪、养猪、养鸡、青豆产业、翠冠梨,特色产业油菜制种、青豆。
(五)镇村。原市级贫困村,总户数xxxx户xxxx人,xx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x.xx万元,耕地xxxx亩,主要产业水稻制种、油菜制种,特色产业杂柑、柚子、油菜制种。
(六)镇村。两项改革合并村,原市级贫困村,总户数xxx户xxxx人,xx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耕地xxxx亩,林地xxxx亩,主要产业柑橘,特色产业柑橘。
三、重点任务(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健全监测工作网络,强化政策宣传,落实监测联系人,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
早帮扶。建立防止因灾返贫致贫机制,采取先救后核的方式,实现及时救助,及时帮扶。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已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好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参保动员工作,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资助和待遇保障政策。加强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持续推进危房改造和抗震设防改造。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升自来水普及率。支持重点帮扶村社会救助、养老服务、
篇五: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一、工作目标
2022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xx、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xx亿斤以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一)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抓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融入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xx核心片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x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发展到xx万亩左右,再生稻发展到xx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xx万亩左右。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培育力度,推动联合与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抓好×县、xx、xx、xx等产粮大县和lxx、xx县、xx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建设,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做强现代粮食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
(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xx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2025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提升种业发展质量。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重点培育弱筋小麦、水稻、油菜、花生、食用菌等优势农作物以及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急需优良品种,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xx%以上。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推动新县生猪育种新高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度,推动提质增效,支持xx县建设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支持xx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争取创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存栏,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生猪全产业链,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大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支持主销头企业到我市布局屠宰产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就地屠宰加工,不断提高猪肉深加工比例。大力推进“秸秤换肉”,实施牛羊养殖大县和龙头企业培优工程,积极培育平桥、xx县、xx、xx成为肉牛、肉羊养殖大县。打造华英xx亿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优质小麦、茶叶、水产品、花生、中药材、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草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篇六: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答案来了!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全文共8个部分35条细则,为做好新的一年“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指导。宣讲家网带您一起学习和了解这份重磅文件。
一个确保
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两条底线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
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
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k
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加强考核监督,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年整县试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5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粤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
I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
兴责任。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推进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协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机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开展“百县千乡万村”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八个方面部署
全力抓好跟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
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力度落实“菜置子”市长负责制。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
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
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
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
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进补
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
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4
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确保工作
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编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
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评价。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Sa1/L,J序4r^1-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
篇七: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2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2.03.31•【文号】国能综通规划〔2022〕27号•【施行日期】2022.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2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能综通规划〔2022〕27号各司,各派出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中能传媒:
为做好2022年定点帮扶甘肃省通渭县、清水县和对口支援江西省信丰县工作,现印发《国家能源局2022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请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落实。
附件:国家能源局2022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2年3月31日
篇八: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2022年度对口帮扶乡村振兴专项实施方案
一、重点工作(一)产业就业(1705万元)1.县现代畜牧产业园一期项目(对口支援1665万元)。责任单位:区农业和水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项目内容:2022年1665万用于建成年存栏1000头牦牛育胖示范卫星牧场1座,建设年产3000吨有机胖加工厂1座,牧场管理服务中心1座,草地改进5000亩等建设内容。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具体项目推进方案,2022年11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2.开展高原特色农业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对口支援40万元)责任单位:区农业和水务局、区人社局、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市农林科学院项目内容:由市农林科学院牵头,县配合,继续对白菌、枸杞等土特产品进行试种,选育适合高原的特色蔬菜、水果进行栽培与加工;在前期取得成果的根底山,进一步对适合高原的青储玉米与牧草进行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高原牦牛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高原特色冷水鱼类的开发利用;科技队伍培训与职业经理人员培训。进度安排:2022年4月前制定具体帮扶方案,2022年5月2022年11月全面完成任务。
1
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二)根本公共服务(对口支援1065万元)3.县贫穷学生就读项目(对口支援0万元)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县教育和体育局项目内容:依据“学生就读的评选标准”,2022年估计接收25名籍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赴区二十中、铁中等学校就读。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具体帮扶方案,2022年5月开始实施。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4.县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对口支援565万元)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县教育和体育局项目内容:2栋校舍总建筑面积7879.41平方米。其中:厨房、浴室2938.53平方米,餐厅2924.64平方米,架空停车场2034.24平方米(位于餐厅一层)。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具体帮扶方案,2022年5月开始实施。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5.县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设备配套建设项目(对口支援500万元)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县卫健局。项目内容:配套医疗设备(ct)1台。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项目推进方案,2022年11月完
2
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成。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三)人才智力(对口支援5万元)6.基层干部提升工程(5万)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县委组织部项目内容:开展人才和干部培训工作每年2期。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具体方案,2022年5月启动。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四)基层治理(对口支援5万元)7.县政务服务行政效能视频监察系统和村级代办点试点建设项
目(5万)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民政局、县行政审批局项目内容: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完成行政效能视频监察系统建设
的根底上,在一个行政村开展村级政务服务代办点试点建设配套。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具体帮扶方案,2022年5月开始实
施。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五)区域合作联动(对口支援5万元)8.“数字助农”促销项目(对口支援5万元)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互联网信息办、县经济信息和商务
合作局。项目内容:通过“832平台”,依托中粮集团食品产业,借力
3
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三泰控股集团开发建设的“数字助农”微信小程序,联合掌上app、天府市民云app、职工普惠app、ims(天下秀)等线上线下平台,助力优品上架淘宝、京东等网销平台,以网红直播的方式进行直播带货,推动县农产品走向全国。
进度安排:2022年4月制定项目推进方案,2022年11月完成。
完成时限:2022年11月30日二、资金筹措为继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确保2022年度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2022年度安排对口支援帮扶资金2785万元,实施项目8个,各项目投入情况如下:(一)产业帮扶项目安排资金1705万元。(二)根本公共服务安排资金1065万元。(三)人才智力项目安排资金5万元。(四)基层治理项目安排资金5万元。(五)区域合作联动项目安排资金5万元。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优化工作机制。继续坚持金石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实施双方党政“一把手”定期互访制度,及时沟通、有效处理工作问题。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共管、对口支援干部考核鼓励、项目推进等机制,健全分项目、分部门、分时间节点的长效对接机制,通过帮扶方的各街道、
4
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全力支持、通力合作、奋力推进的良好局面,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确保对口帮扶各项工作始终保持良好态势。
(二)以五年规划为引领,以实施清单为导向,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区对口帮扶州县乡村振兴规划(20xx-2025年)》,立足的优势和特色,结合我县的实际和愿景,由本县牵头单位制定对口帮扶责任分工方案,细化项目开展事宜;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工作队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实施项目援助,双方齐心协力,抢抓我县有效施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三)突出民生帮扶,全面增进惠民实效。结合我县实际聚焦乡村振兴,进一步突出民生帮扶,大力开展惠民活动。抓好“教育、助残、健康、救助”等惠民工程,全面提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把对困难群众的帮扶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继续加大教育理念、医疗经验的引进,为我县培养出一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老百姓的医疗扶体,教育扶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九: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为落实省“十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2022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XX、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XXX亿斤以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一)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抓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融入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XX核心片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XXX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发展到XXX万亩左右,再生稻发展到XXX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XXX万亩左右。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培育力度,推动联合与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抓好X县、XX、XX、XX等产粮大县和XX、XX县、XX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建设,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做强现代粮食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XXX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2025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三)提升种业发展质量。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重点培育弱筋小麦、水稻、油菜、花生、食用菌等优势农作物以及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急需优良品种,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XX%以上。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推动新县生猪育种新高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度,推动提质增效,支持XX县建设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支持XX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争取创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存栏,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生猪全产业链,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大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支持主销地龙头企业到我市布局屠宰产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就地屠宰加工,不断提高猪肉深加工比例。大力推进“秸秆换肉”,实施牛羊养殖大县和龙头企业培优工程,积极培育平桥、XX县、XX、XX成为肉牛、肉羊养殖大县。打造华英XX亿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优质小麦、茶叶、水产品、花生、中药材、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草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大高油、高油酸花生面积,在沿XX县区打造沿淮花生产业带,到2025年优质花生发展到XXX万亩左右,高油酸花生占比达到XX%。支持油脂龙头企业在我市花生主产区加快产业布局,建立大型油料加工企业,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到2025年,油料加工企业加工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培育年产值X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做优果蔬产业,开展果蔬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以XX区、XX县、XX县、XX区、XX县等县(区)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水平,到2025年食用菌年产量发展到XX万吨左右。实施中药材保护开发工程,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到2025年中药材发展到XX万亩左右。做精茶产业,加强“XX毛尖”、“XX红”品牌运作与推广,到2025年,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XXX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三)链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畜禽、中药材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条,培育超百亿元的重点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力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数量在全省第一梯队。(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四)加强载体建设。统筹农业农村发展载体平台建设,推动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叠加效益。坚持“一县一业”“-镇一特”“一村一品”,到2025年60%以上的县培育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创建3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培育大别山北麓茶叶、油茶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实施“园长制”,开展提升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2030年,实现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域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整市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稳定在XX%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XX%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XX%以上,基本实现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到2025年,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数量进入全省第一
梯队,XX%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实施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带动效应,大力培育“XX毛尖”“XX山茶油”“XX弱筋小麦”“XX虾稻米”“南湾鱼”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塑造“食尚XX,道地食材”公共品牌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示范县创建,到2025年,家庭农场发展到X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XXX家。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XXX家以上,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XXX家以上。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和示范服务组织,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发展到XX家以上,供销社系统建设标准化一站式为农服务中心XX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市供销社)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安置区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乡村振兴局)(二)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向脱贫地区引入机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开展消费帮扶。加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多途径推动稳岗就业。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受灾群众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乡村振兴局)(三)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建立帮扶台账,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限期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教助和急难救助,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基本标准,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健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乡村振兴局)五、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一)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把握乡村发展走势,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到2025年,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划定乡村风貌分区和特色风貌带,明确各地乡村风貌塑造方向。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委员会制度,完善规划机制,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的有效管理。(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一体推进乡村设施改造、服务提升、乡风塑造和治理创新,打造能留住乡情、乡韵、乡愁的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县域城乡清洁能源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行动、农村房屋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大力实施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逐步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能源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电力公司)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按要求完成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等年度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十县百镇千村”示范。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孝善文化,建设文明善治乡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到2025年,力争具备条件的镇村都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60%。(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到2025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80%以上。稳慎推进新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盘活利用农村各类资产资源特别是脱贫攻坚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成立经营实体,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脱贫县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全县域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追赶全省平均水平。参与万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行动,到2025年,全市所有村都有集体经营收入,其中年经营收入X万元以上的达到XX%。(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三)加强县域改革发展。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实施放权赋能改革,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推动权力下放,扩大县(市)经济发展自主权。(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大力推动返乡创业。抓住人回乡、钱回流、企业回迁的重大机遇,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发展壮大“回归经济”,引导支持有能力、有意愿、有情怀的农民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吸引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升农民专业技能,逐步提高持证比例。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脱贫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七、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振兴扛旗
(一)“十百千万”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每县区规划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区内建设1个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乡村建设13个专项方案覆盖的政策项目优先安排、优先建设、优先实施,各项农村改革试点、示范、试验集中在示范引区内全面推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优美,到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XX%以上,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卫生厕所全面普及,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村庄保洁、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一体化体系,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90%。每年每个乡镇以行政村为单元建设一个示范引领村,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农文旅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X%以上,“五美庭院”覆盖率达到XX%以上,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标准建设,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吗,达到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廉洁乡村、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创建标准,社会诚信体系健全。以自然村为单元,每年每个乡镇创建5个以上生态宜居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全覆盖,生活垃圾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XX%,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XX%左右,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七村共建(干净乡村、通畅乡村、明亮乡村、清洁乡村、绿色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取得扎实成效。剩余村全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整治达标,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扎实开展,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所有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有序。(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政府)
(二)“三块地”改革激活要素资源。市、县、乡(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部建成并运营,推动各类农村产权依法规范交易,实现以交易促融资、以融资促交易。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促进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推进宅基地改革,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实现应颁尽颁,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探索“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盘活利用闲置资源。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探索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在镇域范围内流转,推动人口向中心镇集中、空间向中心镇聚合、要素向中心镇聚集。对全市补充耕地指标和宅基地复垦指标进行统一收储管理。统筹占补平衡收益,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明晰集体产权归属,落实产权证书,盘活开发闲置资源,推动上市交易。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进行资源资产联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股份合作,多种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责任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茶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
(三)“多彩田园”升级做强农业产业。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中药材、畜禽、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围绕“米面油肉酒茶”,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向绿色食品产业转变,精深加工比例达XX%。以实施品牌化、标准化、基地化、数字化“四
化工程为牵引,以华英、黄国粮业、豫申粮油、山信米业、息县休闲食品、“两茶一菜”为重点,推进正大农牧“四位一体”中央厨房模式,带动食品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尽快实现XXX亿目标。大力发展城郊乡镇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业、高科技农业园区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特色品牌创建振兴“两茶一菜”。做优“XX毛尖”,用城市名片的标准建设毛尖小镇、重振国际茶叶市场、经营“XX茶文化节”IP,加快“五大中心”和一站式产销平台高效运营,完成茶产业协会整合赋能,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XX毛尖”品牌位次保持前三位。做大“XX山茶油”,推动油茶种植扩面提质和茶油市场开拓联动发展,以茶油消费市场开拓、茶油加工升级,促进油茶种植面积稳步增加,打造一批千亩以上的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3-5家以精深加工为主的全产业链条发展的省级以上茶油龙头企业,茶油产业综合产值力争翻一番;创建“XX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推广健康养生的XX美食,加速推进XX菜产业连锁化经营,创建美食地标城市。(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茶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五)培育“食尚XX,道地食材”。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围绕培优品种,促进规模化经营主体与科研单位、种业基地对接合作。围绕提升品质,深化全域同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个创建”,启动土壤改良提升五年行动,打造一批“中国天然氧吧”和气候好产品。围绕打造品牌,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速、规范管理,开展“XX山茶油”“XX虾稻米”“XX弱筋麦”“南湾鱼”等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构建“公共品牌+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市级统筹产业集群建设,县区各有侧重,形成“一群多链,聚链成群”。(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六)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编制《XX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2021-2030)》,并在2022年启动实施。所有乡镇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XX%乡镇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标准,水生态环境“保三争二”目标。土壤环境稳定安全。四水同治工作在全省走前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首位,实现全域二级达标。开展城市街区通风廊道评估和规划设计,建设人影作业固定化标准作业站2个,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创建森林城市(县)。创建3个森林城市(县),每年建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20个,规划建设淮河生态廊道XX段。(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茶局、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
八、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完善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开展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加强各级分管负责同志业务培训。
(二)实施分类推进。以县(区)为单位,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固始县、新县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要高起点、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五大振兴”步伐,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XX县、XX县等省级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县要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力度,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增强县域发展实力。XX县、XX县、XX、XX等县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XX、平桥两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方面走在前列。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格局。调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强化资金整合、资源统筹,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和小额信贷,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涉农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四)强化督导考核。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县(区)及市直有关单位进行督查指导,督导结果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对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各地要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篇十: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关于全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范文
2022年关于全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工作汇报范文
今年以来,区乡村振兴局仔细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现将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状况
(一)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制定《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的实施看法》,围绕巩固拓展、有效连接两篇文章,明确X个方面X项重点内容,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强化调度推动。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工作会议,传达国家、省、市会议精神,调度推动政策措施落实。三是抓好人才连接。配齐乡镇分管乡村振兴副书记,集中精力抓好主责主业;选优配强基层工作站人员和村级扶贫专干,确保乡村振兴一线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探究创新乡村振兴人才选拔培育机制,在今年事业单位聘请中拿出X个岗位用于定向聘请镇
村非在编扶贫干部。
(二)坚持摘帽不摘政策。项目资金方面,已全部批复到位连接资金X万元,涉及项目X个,支出X万元。三保障及饮水平安方面,今年以来资助各学段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等困难学生X人次,发放资助资金X万元。X保障X万人次、兜底支付X万元;X保障X万人次、兜底支付X万元;有诊疗需求已签约履约X人。推动实施符合条件的X户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和修理养护项目。产业方面,支配X万元连接资金用于到户奖补,已发放X户、X万元。支配连接资金X万元,用于村级产业发展。就业方面,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实行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促进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就业。目前,脱贫人口返岗就业X人,占X年底的X%。小额信贷方面,全面摸排有贷款意愿,赐予小额信贷精准支持。今年新增脱贫户和边缘户小额信贷X户、X万元。
(三)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统筹整合X家省市区直单位和国有企业,科学选派骨干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X名驻村工作队员到X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任职。印发《关于区领导和有关单位联系帮扶乡村振兴重点村的通知》,刚好做好帮扶人员调整,常态化开展走访帮扶,保持过渡期帮扶工作总体
稳定。定期印发提示函,督促指导帮扶责任人制定和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四)坚持摘帽不摘监管。一是扎实开展集中排查。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累计排查X户,排查发觉X大类X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严格根据监测对象识别程序,新识别突发严峻困难户X户X人,已全部支配帮扶联系人,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二是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建立区、镇、村、组四级网格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管理排查体系,共设置X个网格、X名网格员。定期开展行业部门数据比对,今年以来已开展数据比对筛查X次。三是切实抓好督导指导。不定期召开镇街道园区业务推动会,听取各镇街道园区工作开展状况汇报,调度推动相关工作;不定期进村入户开展督导指导,发觉问题刚好帮助解决;印发工作提示单,列出工作重点、明确完成时限,推动工作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人居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虽然通过村庄大环境整治和户内小环境治理,农村和贫困户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地域生活习惯影响,部分群众许久积累的不良生
活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特殊是年龄偏大贫困户,良好卫生习惯还没完全养成,环境卫生依旧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二)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X区作为脱贫摘帽县,是X省实施分类梯次推动乡村振兴的持续攻坚区,也是典型的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短板,乡村振兴基础较为薄弱。
(三)基层乡村振兴力气还需进一步加强。镇、村乡村振兴工作站虽然均已挂牌,但由于基层事务比较繁杂,个别地方存在乡村振兴工作站人员兼任、转任其他工作的现象。由于没有特地编制,有的地方工作站工作人员多为其他部门借调人员,人员流淌性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准备
下一步,X区乡村振兴局聚焦当前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一)坚决守住返贫致贫底线任务。一是强化日常监测,调整完善四级网格员,全面推行网格化监测,全力抓好帮扶措施落实,确保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常态化开展数
据监测,聚焦三保障及饮水平安核心指标,加强部门间数据比对,第一时间反馈预警线索,做好核实和处置,刚好解除风险隐患。三是建立调度机制,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日常调度,督促实时监测、动态帮扶。四是常常性下沉指导,组建业务指导组,常常性开展下沉指导,切实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质量。
(二)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任务落实。一是抓好产业发展。加快实施特色种养业到户奖补措施落实,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推动到村产业项目实施,确保早建成、早见效。二是抓好稳岗就业。加强监测调度,确保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三是抓好项目资产管理和项目建设。规范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强化对项目资产管理;实行会议调度、专项调度、现场调度等方式,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四是抓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加强政策宣扬力度,全面摸排有意愿且符合政策条件的脱贫户和边缘户,提高精准投放力度。五是抓好帮扶工作落实。不定期开展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暗访调研,压实帮扶责任。
(三)主动参加乡村建设行动。聚焦民生福祉,坚持从解决基层群众反映最剧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从村庄整齐行动做起,有安排地实施房前屋后环境治理、污水垃圾治理、
村道硬化、村容美化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延长开展绿化亮化、产业培育、公共设施建设、漂亮乡村创建等工作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面貌。
(四)不断探究乡村治理路径。以群众参加为动身点和切入点,以提升群众满足度为目标,主动探究乡村善治的新路子。通过多方参加,多措并举,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自治为基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敬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坚持法治为保障,把群众路途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着力于完善乡村法治体系、建设法治乡村,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坚持德治为先导,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通过道德评价和道德规范,为自治和法治赢得社会认同,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篇十一: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P>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原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
室)立足职能,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力执行,狠抓落实,充分把握由“攻坚战”向“长久战”、由“特惠性”向“普惠性”、由“被动扶”到“主动干”、由“补短板”到“高质量”的“四个转变”,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强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2022年工作状况各级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健全党政同责、“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压实砸牢“一把手负总责”主体责任,拿出任务、责任、措施“三张清单”,构建了务实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持续政策抓连接。严格根据上级要求,接着发扬宏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工作。脱贫攻坚期内出台的教化、医
疗、住房、饮水、兜底保障、养老保险、残疾人帮扶、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9大类、37项政策措施,均正在接着持续。结合防范台风“烟花”和防汛泄洪任务,12个镇办在汛期加大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员的关注力度,由帮扶责任人、包村干部等围绕住房、饮水等方面全面开展排查,确保将“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全县共减免贫困群众各项医疗费用67.1万元,医疗救助支出资金874.66万元,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8763人;发放各学段贫困生资助金57.41万元,减免贫困生学费43.67万元;为符合残疾标准的204名贫困疑似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开发公益岗位840个。二是排查整改抓落实。针对历次反馈问题,我县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快速部署,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责成相关单位、有关镇办比照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逐个问题细致查摆,对存在的问题刚好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抓好自查自纠,健全完善行业扶贫政策长效机制,持续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举一反三抓提升。印发《县关于开展“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回头看”活动实施方案》(棣农委发〔2022〕1号),县乡村振兴局、12个镇办、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条块结合,重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项目资产和资金管理、帮
扶责任落实5个方面,开展“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回头看”活动,全面排查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各行业部门结合主责主业,即知即改,彻查彻改,扎牢织密兜底保障网。
(二)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一是管好扶贫项目。我县狠抓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建立了全口径资产管理台账,并将扶贫资产纳入“三资”管理平台,制定资产管护方法,明确管护责任人,定期对项目的运行状况进行体检检查,对到期项目刚好续签合同或实施新项目,对光伏项目接着实行第三方专业运维,全县现有扶贫项目181个,全部运营良好,确保盘活用好扶贫资产,项目持续收益。二是用好连接资金。2022年度全县共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连接推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3811万元。其中,连接资金1986万元用于特惠保险、雨露安排、精神病救治、金融扶贫、光伏运维等,其余1825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各项连接资金全部如期拨付。三是建好新上项目。2022年我县共支配实施连接资金项目3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个,公益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目前,总投资67万元的小泊头镇新立庄村养殖小区二期项目和总投资55万元的小泊头镇新立庄村道路硬化项目全面完工。总投资1825万元的渔网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已经完成建设进度的65%以上,预料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四
是分好项目收益。严格根据“村提方案、镇级审核、县级备案”的流程,坚持“差异化”和民主、公开、透亮的原则抓好项目收益安排。自去年10月份以来,扶贫项目累计获得收益2000余万元,刚好安排给脱贫享受政策群众,有效保障了脱贫群众持续收益。
(三)加强实时帮扶,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建立预警机制。健全农户申请、基层排查、部门筛查、信访处置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刚好发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跟进帮扶。发挥村干部、网格员、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作用,发觉有因重大风险变故等造成家庭困难的,或农户自行向村“两委”或镇乡村振兴局申请要求帮扶的,逐一入户核实,确保应纳尽纳。二是刚好纳入帮扶。加强数据信息交换比对,对脱贫不享受政策人口和档外一般农户里面的现有的低保、分散供给特困人员、重残、大病(自负费用超过5000元)等群体建立台账,持续跟进,对符合要求的刚好纳入监测户。截至10月底,全县共调整135户、286人,其中认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61户、158人,转集中供给12户、14人,调整为不享受政策62户、114人。
(四)强化党建带动,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
一是健全领导体系。落实“市抓推动、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完善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
系,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平稳有序推动扶贫机构和队伍调整,6月23日县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9月28日组建县乡村振兴局领导班子,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二是凝合工作合力。县委组织部先后5次下发“帮扶清单”指导全县2183名帮扶责任人开展帮扶,作为深化全县党史学习教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不定期进行抽查暗访,查看帮扶责任人走访状况和群众满足度,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成效明显。三是补齐短板弱项。召开全县“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反馈问题整改推动暨“回头看”部署会议,对历次反馈问题进行再盘点,并坚持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排查整改,就“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回头看”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加强督导检查力度。目前,各项台账健全,行业政策全面落实,建立了完善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篇十二: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P> 2022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参考范文一、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使脱贫群众与当地农民的收入比例、脱贫地区农民与全国农民的收入比例不断提高,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二、重点工作抓牢“两个环节”●监测环节自治区层面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制,对监测对象不设规模限制,进一步简化识别程序,确保及早发现、应纳尽纳。●帮扶环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持续跟踪监测,严把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抓住“两个关键”●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等产业基础建设,强化龙头带动,用好小额信贷政策,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就业帮扶压实各地责任,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深化京蒙劳务协作,探索开展盟市间劳务协作。建立嘎查村脱贫人口
务工就业协管员制度,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抓细“两个重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整合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帮扶县发展。●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积极主动作为,探索解决人口自然增长、生活成本增加等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促进搬迁脱贫人口稳得住、能融入。盯紧“两个风险点”●医疗保障加强与医保部门协调联动,做好政策解读,强化思想引导,持续跟踪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情况和医保政策落实情况,脱贫人口参保率要达到百分之百。●饮水安全用好街接资金,配合水务部门切实加强农村牧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护,开发护水员等公益性岗位。抓实“两个基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设施出租、股权投资等新发展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扶贫项目资产加快资产确权移交,做好风险防控,到户类资产要做好指导帮扶。抓好“三类帮扶”●京蒙协作京蒙协作要及早谋划协作项目,推动京蒙企业对接,持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抓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
●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统筹协调各级相关部门与对口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旗县积极引进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优质资源,协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协调各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消费帮扶工作。
●社会力量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专项工作。
用好“两支力量”●驻村工作队加强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研究制定驻村包联帮扶干部考核办法,压实派出单位和驻村干部双方责任。●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配合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书记,促进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更多本土人才充实村“两委”力量。推进“三项任务”●乡村建设全面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户厕改建,加快建立全区户厕改造信息化监管平台,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把人畜分离作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抓手,抓好试点示范。●乡村治理采取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持续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
●乡村发展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在县域内优化配置,向常住人口覆盖。推动创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
三、保障措施强化资金项目监管抓好典型示范引领抓好学习培训调研强化人力智力支撑严格督促检查考核坚持不懈真抓实干
篇十三: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P> 有关县2022-2022年“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范文关于某某县2022-2022年)“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某某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2)的通知》和《某某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某“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2)的通知》文件精神,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安排(一)目标任务。
围绕高速公路沿线带、特色产业聚集区和坝区,以入选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的1个示范镇、10个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镇、村)为重点,紧扣农业产业发展主线,着力建设一批集聚提升类村庄,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现代乡村样板。到2022年底,初步构建三都县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二)实施范围。2022年申报入选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的1个示范镇、10个示范村。
(三)实施步骤1.制定方案(2022年1月-4月)。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各镇(街道)对接,深入我县2022年申报入选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示范镇、村开展调研,根据各单位职能职责,结合各示范镇、村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2.示范实施(2022年5月-2022年10月)。2022年5-10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示范村为重点,全力推进示范试点率先发展、提档升级,创建示
范引领村;2022年11月至2022年10月,全面推进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的新路径、新模式。
3.总结验收(2022年11月)。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示范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和范例。
二、重点任务(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凝聚产业兴旺新动能1.精准选择产业夯实发展基础。聚焦市场需求与农民增收,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改进工作作风,围绕资源禀赋,选准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种,做细产业布局,做大单品规模。示范镇、村要紧扣全县12个特色产业安排部署,着力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和社会资金企业引进,强化市场导向,提高经济作物比重,加快推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业,冷库建设实现县域全覆盖,推行建基地、上规模、创品牌,确保2022年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以上,坝区平均产值达到8500元以上,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达到70以上,土地产出率达到5.7万元/公顷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0.5:1以上;示范镇、村要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种,确保2022年示范镇至少有1个以上特色产业,示范村至少有1个规模优势单品基地。
2.规范“村社合一”培育村级“龙头”。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2年底,全县所有村(社区)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组建和运营,依法依规全面引导农民入社,2022年实现示范村10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着力抓好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运营和管理,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社合一”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级党组织书记依法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董事长。强化扶持力度,把
“村社合一”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培育成村级“龙头”,带动村党建、产业、环境、文化、治理等同步发展。
3.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鼓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土地、厂房、大棚、资金等“三资”作为股本入股村内或周边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发展;村内或周边没有龙头企业的,引导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县内龙头企业、县级平台公司等签订产销订单,2022年实现示范村100%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有龙头企业带动。村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将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村社合一”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新乡村1.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立并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确定垃圾处理方式,城区周边农村采取集中处理模式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发电、水泥窑);边远农村可采取小型碳化装置卫生焚烧、磁化降解等分散处理模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解决“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和村内“脏乱差”等问题,实现乡镇周边、交通沿线、景区周围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建立农村垃圾收运保洁一体化机制,健全村庄保洁制度。确保2022年示范镇、示范村实现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消除示范村黑臭水体。靠近县城和集镇的村庄,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统一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分散处理设施,可建设氧化塘、人工湿地等无动力、微动力或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地处偏远、布局较分散、地形条件复杂,生活污水不能集中收集的村庄,鼓励结合三格化粪池、湿地、小型净化槽和植草沟等进行处理。确保2022年示
范镇实现90%以上的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示范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得到有效治理。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基本消除茅圈和简陋旱厕,推动农村新建住房全面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实现行政村公共厕所全覆盖。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建设改造,重点加强村委会、村级活动场所及人口集中点的厕所建设。确保2022年示范镇农村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示范村公共厕所全覆盖。
3.大力提升村容村貌。全面完成示范村和3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并启动实施,2022年示范村村庄规划达到100%。合理布局村庄道路,串户路应尽量硬化,突出乡土特色,保障出行安全通畅。实施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202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0%;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创建一批生态家园、特色村寨,2022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30%。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做到无违章占道、无乱停车辆、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无残垣断壁。对村寨内、村寨周边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内容的山塘及农村河道进行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确保示范县、乡、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于全省当年平均水平。
(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1.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推进示范镇、示范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建设,确保2022年示范镇、示范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15%。加强农村
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深入挖掘和宣传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施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支持计划。鼓励职业院校、技工学校、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积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培训。确保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5%。
3.大力建设健康乡村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提升县域内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各镇(街道)卫生院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并重,搞活基层分配机制,发展特色专科。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到2022年实现示范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参保人数全覆盖。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治理有效新格局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乡村任职。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2022年示范镇、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到30%;到2022年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到50%。
2.加强集体经济强村建设。鼓励整合利用村集体积累、政府帮扶等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村级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利用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确保示范镇、村2022年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到6%;到2022年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到7%。
3.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对村规民约的规范指导,2022年示范村村规民约覆盖率要达到100%。加快推进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律顾问配置及法律援助,每个示范村要建设1个法治文化场所,实现一村(居)1名法律顾问。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严防非法宗教、宗族家族势力渗透基层组织。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加强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治理。完善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纠纷信息员网络,2022年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
(五)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生活富裕新农村1.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升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技队伍,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
2.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政策扶持机制,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鼓励有志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农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鼓励返乡下乡人员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农业产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产业。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3.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用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信息系统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为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成员身份确认,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向纵深延伸,创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三、政策支持(一)加强财政资金支持。
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示范镇、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县直各部门投向农村的各类资金和项目,原则上应优先安排入选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的示范镇、村。坝区支持政策优先向“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倾斜。上级明确到村的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和财政涉农资金,原则上优先向“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倾斜。
(二)加强金融保险支持。
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投放力度。适当降低门槛,优先安排能够带动农户增收、符合绿色标准的农业产业。优化申报、评审程序,降低基金使用成本。深化银行业与共青团组织合作。按照扩面增品提标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大力推广“某某某某”政银风险分担业务模式。
(三)加强用地保障支持。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示范镇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
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加强林地保障,提高审批效率。
(四)加强返乡人才支持。
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纳入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创业扶持政策和救助体系。首次创业、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可按规定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范围。认真落实“某某”行动计划。培育新乡贤成长机制。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要研究落实“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作,按照县级统筹、以镇(街道)为主的工作机制,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为“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一线总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统筹协调、实施指导、监督检查、总结推广。
(二)强化督促考评。
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组织督促检查,并按年度对各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分值,对发展快、效果佳、群众反映好的示范镇、村予以表彰。
(三)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单位要加大对“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地在示范工作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树立典型,努力在全县营造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多方支持和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篇十四: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P> 2022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答案来了!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全文共8个部分35条细则,为做好新的一年“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指导。
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
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
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
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
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
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编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评价。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
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加强考核监督,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推进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协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机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篇十五: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P> xx市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实施方案)根据《云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xx市高度重视,由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财政、农业农村、发改、教体、人社、民族宗教等部门,认真研究,做好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工作。
一、总体要求按照到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认真汲取项目落地难、推进难、见效难的经验教训,合理确定2022年资金规模和项目范围。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级审定”的程序,对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紧密、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资金使用高效的项目优先入库。没有资金来源、未明确绩效目标、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无关的项目一律不准入库。涉农整合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帮扶资金、衔接资金等安排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择,做到项目与资金无缝对接。一、基本原则(一)“先巩固,后拓展,再振兴”的原则。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聚焦主业”不盲目扩大项目领域,做好项目绩效评估,尤其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估,避免项目低
效、实施扎堆、时令错位。(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优先的原则。资金安排优先保
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项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障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雨露计划”,乡村公益性岗位,饮水保障等项目资金。
(三)产业发展优先的原则。“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根据国家、省级绩效考核有关要求,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不少于50%。
(四)示范引领原则。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投入资金打造“十百千”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
(五)兼顾行业部门规划的原则。在过渡期,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继续执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政策,为统筹完成好各行业上级部门在下达的绩效目标任务,将纳入统筹整合资金安排的项目纳入2022年项目库。
三、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2022年项目库总规模11.8亿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4.98亿元,衔接资金4.21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0.59亿元,定点帮扶资金0.96亿元,行业部门帮扶资金1.06亿元。(一)涉农整合资金项目,规划投资4.98亿元。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投资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0.0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3.89万亩,实施田间
机耕道路、灌溉管网、农电输配送、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2.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投资1000
万元,对202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建机械冷库、气调库按照不超过500元/m³的标准给予奖补,新建仓储、通风库按照不超过200元/m²的标准给予奖补,单个主体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具体按实际核实金额兑付。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3.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规划投资200万元,组织基层在编263名农技人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招募不少于10名特聘农技人员;建设不少于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推广不少于4项技术,组织不少于1000人次的现场观摩活动,全市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8%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4.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训,规划投资120万元,2022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人。计划举办培训班6期,每期50-100人,培训后组织开展考试考核,对合格人员颁发xx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证书,作为落实农业项目补贴补助的依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5.农房抗震改造项目,规划投资11395万元,实施5170户农房抗震改造。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饮水保障建设项目,规划投资4367万元,在13个乡镇建饮水保障项目23件,主要建设内容为:水源点建设18处,管道安装165公里,水池建设65座,容积3500立方米,安装入户设施4200套。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7.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规划投资2600万元,实施33个村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二)衔接资金项目,规划投资4.21亿元。1.易地扶贫搬迁贴息资金,规划投资467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2.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资金,预计发放小额信贷2亿元,规划投资90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3.雨露计划补助资金,规划投资1200万元,脱贫户(监测对象)子女就读高职、中职、技工院校全日制在籍在校学生,每学期资助1500元,一年3000元,按学期申报。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4.饮水补短项目,规划投资2404万元,在21个乡(镇、街道)建饮水保障项目103件,主要建设内容为:水源点建设69处,管道安装420公里,水池建设108座,容积5600立方米,安装入户设施6700套。责任单位:市水务局5.农业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扶产业等),规划投资2
亿元,以奖补的方式支持种植基地建设、种业发展、农业配套设施,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结构调整区域)、农产品品牌创建、龙头企业认定(监测);支持市级成立的三农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等根据需求,建设冷库、加工厂房、农业融合发展等农业产业固定资产,实施项目形成的资产归属三农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等,按照一项目一方案进行申报批复实施。资金以实际申报发生金额兑付。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6.乡村建设项目,规划投资9000万元,以“十百千”(三个五)示范工程为主,除丰华、宛水、双龙、虹桥外的25个乡(镇、街道)选取一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开展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集中整治村容村貌,提高村庄的宜居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7.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规划投资1300万元,实施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个,市级民族团结示范村16个。责任单位:市民族宗教事务局8.以工代赈项目,规划投资900万元,村内道路硬化38公里,公厕3座。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9.项目管理费,规划投资500万元,根据《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按照中央衔接资金不超过1%、省级衔接资金不超过3%的比例统筹安排项目管理费,计划安排项目管理费500万元,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
篇十六:2022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P> 2022年156号文件心得体会2022年156号文件心得体会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
二是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
三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四是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五是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